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晚期食道癌症成隱形殺手,免疫合併療法帶來存活新機

台灣健康醫療網

發布於 16小時前 •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
醫界期盼未來晚期食道癌一線免疫合併治療也能納入健保,為更多患者帶來希望,延續生命。
醫界期盼未來晚期食道癌一線免疫合併治療也能納入健保,為更多患者帶來希望,延續生命。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一名52歲男性因身體不適求診,確診為晚期食道癌,且癌細胞已擴散至遠端淋巴結。在醫師的建議下,患者進行為期一年的免疫合併治療,治療後腫瘤顯著縮小,影像檢查中甚至無法明顯檢測,足見病情獲得穩定控制。臺大醫院腫瘤醫學部黃大成醫師指出,早期食道癌沒有顯著特異症狀,因此多只能仰賴健檢時偶然發現,然而,多數患者是在出現症狀後才就醫,這時癌症通常已進展至晚期,使治療更加困難,所幸近年免疫合併療法的加入為食道癌患者帶來了更好的存活效益,成為晚期食道癌治療的新曙光。

食道癌發病率逐漸攀升 鱗狀上皮細胞癌佔主流

台灣食道癌的病理組織型態以鱗狀細胞癌為主,佔所有病例的約九成,黃醫師指出,台灣食道癌發病率,與30年前相比,發病率增加約三至四倍、死亡率也隨之提高,食道癌已成為台灣民眾不可忽視的重大健康問題。

症狀難以發覺 存活率低

由於食道黏膜與口腔和咽喉的黏膜結構相似,黃醫師表示,約10%至20%的口咽癌患者在診斷或追蹤時,因接受內視鏡檢查而發現早期食道癌。然而,多數食道癌患者多是出現吞嚥困難、咳嗽、疼痛、聲音沙啞等症狀後才就醫,此時病程多已進展成晚期食道癌,根據110年癌症登記報告也顯示,每年約有2800例食道癌新診斷患者,年齡多在50至70歲之間,其中高達45%的患者診斷時已是第四期,五年存活率僅約4%。

飲酒是主要危險因子

吸煙、飲酒與嚼檳榔是鱗狀上皮細胞癌的三大主要危險因子。研究顯示,飲酒會使罹患鱗狀上皮細胞癌的風險增加18倍,吸煙增加5倍,嚼檳榔的風險則根據是否吞嚥檳榔汁增加1.5至3倍。黃醫師指出,飲酒是致癌主要危險因子的原因之一,而由於台灣人基因中普遍缺乏代謝酒精的有效酵素7,加上台灣各種飲酒文化逐漸盛行,因此飲酒也很可能是這三十年來食道癌發生率逐漸上升的主要原因。

免疫合併療法為治療新突破

過去無法手術切除的晚期食道癌患者,多採用化療或放療等傳統的標準方式治療,其效果有限,患者的兩年存活率僅約35%,中位存活期則不到一年,隨著免疫合併療法引入,數據顯示,免疫合併療法可顯著提升晚期食道癌患者的中位存活期,使免疫療法躍升成為晚期食道癌治療新利器。

二線免疫治療納入健保 提升治療成效

自今年4月起,晚期食道癌的二線免疫治療已納入健保給付,PD-L1腫瘤比率分數(TC分數)大於等於1%為符合健保給付申請的主要條件。黃醫師指出,免疫治療是目前晚期食道癌成效較佳的的治療方式之一,鼓勵患者與醫師討論個別化治療方案,以達到最佳療效。醫界期盼未來晚期食道癌一線免疫合併治療也能納入健保,為更多患者帶來希望,延續生命。

MAT_TW_OPD_00087/ONC-TW-2400033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