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香港科技大學教授金刻羽周二(21日)出席2025年世界經濟論壇年會時稱,目前美元仍佔主導地位,不過也面臨美元短缺問題,未來幾十年地位可能會逐步下降,中國亦一直將降低美元依賴作為戰略意圖。此外,隨科技進步,尤其是中央銀行數位貨幣(CBDC)興起,新興貨幣將與傳統貨幣競爭,全球經濟格局分散也將加劇有關現象,令未來可能會出現一段不穩定時期。
內媒報道,金刻羽指中國的目標是建立多元化貨幣及支付管道,並長期致力於建立相關的金融基礎設施。隨時間推移,美元將面臨愈來愈多挑戰,例如EMBridge、SPFS及潛在區塊鏈支援的BRICS支付系統,都在悄悄建構起新的金融體系。
金刻羽又指,人民幣尚未成為真正的儲備貨幣,但在國際貿易中的使用已經取得顯著進展。她提到,人民幣15年前在貿易結算中佔比幾乎為零,如今已達約30%。另一方面,人民幣在跨國支付的佔比也從10年前的20%,上升至目前的56%。
美元地位降低同時,近年來非傳統儲備貨幣地位逐漸上升,除人民幣外,還有瑞士法郎等貨幣,在全球外匯儲備佔比已從2%升至11%。
東網網站 : https://on.cc/東網Facebook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oncc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