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出生異常複雜「血管瘤」 11歲女童恢復行動、融入同儕

台灣健康醫療網

發布於 2024年08月23日10:00 •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
幼兒先天性皮膚異常「血管瘤」,複雜型恐影響正常活動。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11歲的小柔出生時左腿有紅色斑點及血管瘤,且左下肢從腰部到腳底,都明顯長得比右邊大,經醫師診斷為罕見的複雜型血管腫瘤KT症(Klippel-Trenaunay症候群)。

mTOR標靶藥物、物理治療 小小患者恢復行走自如

小兒腫瘤科劉彥麟主任表示,小柔的媽媽懷孕26週做超音波產檢時,意外發現胎兒臀部有小腫塊,小柔出生時左腿出現紅色斑點及血管瘤,1歲多開始在醫師建議下開始穿壓力襪、壓力褲,4歲多接受雷射治療,使腫瘤縮小。小柔一家人與醫療團隊緊密合作,接受多專科團隊診療,包括整形外科的雷射手術治療、小兒腫瘤科以mTOR標靶藥物輔助治療,以及復健科量身打造的物理治療計畫;他透露,一路走來,小柔努力接受治療與復健,不僅逐漸恢復站立和行走的功能,還能像其他小朋友一樣打球、參加鋼琴表演,讓醫療團隊振奮不已。

幼兒先天性皮膚異常「血管瘤」 複雜型恐影響正常活動

整形外科張承仁主任表示,血管瘤是常見的幼兒先天性皮膚異常之一,為新生血管過度增生所造成的良性瘤,以頭、臉、頸部發生機率最高,除妨礙功能、影響外觀外,亦會因外傷或其他因素造成流血不止或對病人心理造成影響。

張承仁進一步解釋,一般常見先天性血管瘤包括草莓狀血管瘤、微血管畸型「酒色斑」及靜脈畸型、淋巴管畸型等。草莓狀血管瘤為深紅蕈狀、柔軟、不規則隆起的腫瘤,初期會隨幼兒成長而迅速增大,2歲後逐漸變小,50%在學齡前(約5歲)會自然消褪。酒色斑為扁平鮮紅成紫紅色斑血管瘤,為微血管性的畸形,隨著年齡逐漸擴大、加深顏色,但不會自然消褪,而海綿狀血管瘤(靜脈畸型)及淋巴管畸型也是不會自然消褪,且通常隨時間變化而加劇。

跨領域照護團隊、居家照護 合作減少併發症發生

小兒腫瘤科劉彥麟主任指出,血管瘤的常見治療方式包括觀察追蹤、藥物治療、雷射治療和手術治療等,治療方式取決於多重因素,因此需結合跨領域的照護經驗與方法,給予病人個別化建議與治療。為此,北醫附醫結合小兒腫瘤科、整形外科、皮膚科、影像醫學部、放射腫瘤科、復健科及藥劑部等多專科跨領域團隊,制定最合適的治療計畫,不僅提升治療效果,還能最大限度地減少併發症的風險,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質。

在居家照護方面,醫師提醒,照顧者或家長應注意皮膚清潔和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以減少感染的風險;若血管瘤出現速度過快、大小或數量明顯增加、局部有潰瘍或出血、出現發燒或局部紅腫熱痛等感染跡象,應該立即就醫。

查看原始文章

她出生因血管瘤增生險沒命  陽光基金會助勇敢活下來

台灣健康醫療網

嬰兒血管瘤超醒目 治不治療怎麼判斷?

台灣健康醫療網
查看更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留言 0

沒有留言。

最新內容

減肥食物|黑米、黑豆、黑芝麻補好腎 減少飢餓感

am730

30歲男狂咳一個月以為感冒!醫揪「鼻竇炎」5天速治癒

中天新聞網

大豆料理|涼拌黃豆/豆漿/黑豆雞湯等5道簡單食譜

am730

今年首例日本腦炎現蹤! 夏季「這個」時間點最需警覺

台灣健康醫療網

失智症照護有方!重點非藥物治療 醫:造假與說謊是關鍵

中天新聞網

美顏針不動刀改善肌膚老化 愛美人士追求自然美新選擇

NOW健康(TW)

贏在起跑線 由營養開始

am730

20年來首款「阿茲海默症」新藥!年費百萬可延緩退化

中天新聞網

健康圈火熱飲品!從控糖、護眼到防癌 菠菜汁5大益處

NOW健康(TW)

從280kg到80kg! 他靠「縮胃手術」重獲新生

中天新聞網

【節氣|夏至】食療降心火 瓜果宜適量 袪濕兼消暑 清爽過夏至

活好的 So Fit So Good

喝果汁恐損兒童大腦發育!研究:易致焦慮、學習力下降

中天新聞網

夏至過後陽氣升發 養生關鍵要鍵脾養心 苦味食物助解暑

am730

凍卵前怎麼養卵?中醫師教「這樣」調體質、做運動 幫助卵子變健康

台灣健康醫療網

每週星座運勢|2025年6月23日(一)~6月29日(日)

VOCO News

【貓】以為只有人類才懂得模仿?科學證實貓咪也能模仿人類行為!

高燒 Gofever

濕疹是因缺乏維生素D?藥師:除了擦藥,6食物有助舒緩皮膚癢、過敏、發炎和皰疹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新一代長效型減重用藥兼顧護腎、顧心 醫師解析慢性病管理新選擇

台灣健康醫療網

70多歲母照顧中風爸累垮…你還在硬撐?別讓「老老照顧」榨乾人生:彈性居家照護,解放你的重擔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忘了我記得》就在身邊!台灣每30分鐘多1人失智…掌握「5徵兆」早療搶救記憶,比等新藥更有效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8旬癌末阿伯「最後3心願」!拒絕無效治療、回家一趟安然離世「就像睡著了」:有尊嚴的告別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陳文茜抗癌筆記:所有歡笑、眼淚、喜悅、痛苦,到頭來全虛空一片,因為「人生有限」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春夏祛濕|濕熱、濕寒 祛濕方法大不同!4種不同濕氣重類型+調理花茶

am730

帶小孩出門壓力大? 調查揭真相:民眾最反感的是「這件事」

台灣健康醫療網

中風3年左腿無力竟能再動!「這1非侵入式療法」助她重拾希望

am730

癌症連43年蟬聯十大死因榜首!2類癌死亡率上升 自殺時隔14年回榜

台灣健康醫療網

早餐地雷大公開!營養師:一顆飯糰熱量抵一個便當

中天新聞網

他狂甩10公斤「性行為困難」仍難解 醫:僅能改善外觀

中天新聞網

腎功能退化如60歲!40歲男戒油炸食物3月後大逆轉

中天新聞網

第四期攝護腺癌不用放棄! 新一代放療技術助慢性病長者減輕負擔

台灣健康醫療網

常頭昏腦脹睡不好是長新冠?最長可持續一年?醫生教4招改善症狀

am730

上班族當心!研究:壓力讓人飄「韭菜味」還會傳染焦慮

中天新聞網

台灣性工作者與跨性別族群愛滋防治 被忽略的真實需求

NOW健康(TW)

林芳郁罹失智5年 兒林之晨談父:是最接近完人的人

中天新聞網

56歲男小便有泡揭腎病危機!醫提醒「這些人」務必定期檢查腎功能

am730

偏頭痛反覆發作怎麼辦? 醫師揭「藥物+非藥物」治療對策

台灣健康醫療網

「怕吵孩子」炒菜不開抽油煙機 年輕媽咳半年罹肺癌末期

中天新聞網

林芳郁基金會成立!石崇良:是第一個在急診看病的教授

中天新聞網

飯前喝湯助減重、控制血糖!玉米濃湯、火鍋湯底要避免

中天新聞網

保住髮絲要留心 毛巾搓頭傷髮質 3種乾髮方式更護髮

am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