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時尚

per se 專訪末日協奏

MORF

更新於 2023年07月05日09:24 • 發布於 2022年08月10日06:30

相互交織協奏的鋼琴和吉他,加上如詩一般的詞,奏出了 per se 獨有的節奏。情侶檔的 Stephen 和 Sandy 剛柔並重混和的聲線,唱出世界各種的荒謬,在理智與感性之間譜出屬於 per se 詩式流行樂。二人組合 per se 出道十年來以實力崛起,別樹一幟的音樂風格,讓他們在香港樂壇自成一角。per se 一詞的拉丁文含義是「根本、內在的」,他們的音樂作品如是。2009年二人從共同的樂隊夾band 認識,二人互相欣賞彼此的音樂才華走到一起,在樂隊解散後仍決定一起創作,一下便是十年。

無論在彈奏及和聲都默契滿分的 per se,在背後二人的性格和處事方式卻截然不同。生活有著各自節拍的 Stephen 和 Sandy,出道頭五年都在協調二人的節奏,尤其是在創作音樂方面。Stephen 自覺自己的節奏比較急快,如果覺得一首作品不合意便會試下一個想法,但Sandy就是一個會在同一件事上花時間雕琢的人。昨晚失眠的時分,Stephen 也會沈醉在音樂的探索裏面:「平時創作都要約佢(Sandy)一個時間,但我覺得咁樣係唔好,因為靈感是隨時說來就來的。」喜歡為生活編排時間表的 Sandy,偏認為創作是一件可以無盡探索的事,計劃好時間進行才可更有效率地運用時間。

細聽 per se 的兩種節奏

問到倘若 per se 是一個人,Sandy 則認為會是一個性格相當 care-free 的人。「per se 可能會有一個短期的目標,但亦同時沒有一個很宏大的最終目標。在過程中見步行步,有時又可能會跳一步。」Stephen 反而覺得 per se 是一個追求深度的人:「一開始創作 per se會不停尋找生命意義,例如書本上學術性的智慧,但後來發現在現實生活中其實亦有很多東西值得吸收。若要了解自身更多,經歷也許比前人定下的一些理論和哲理來得有用處。」Stephen 認為 per se最深的一個作品,便是2016年大碟《Conundrum》中的歌曲 《The Mist》,當時他們認為情緒病的問題值得深入探討,需要讓人關注更多。

溝通讓不同頻率的二人保持在同一條線上,十年的磨合,彼此學會了不被情緒影響、理性分析提出好的建議。Stephen 說明了二人的協調方式:「要是無進程就多約幾次,go through 多次的爭論同 revision,面對 deadline 便會逼出奇蹟,完成後就有很大的滿足感。至少最終每首誕生的作品,一定是我們二人都肯定是覺得好的。」per se 憶起 2019年大碟《Ripples, reflections and everything in between》中,在創作歌曲《Circles》時發生過最大的糾纏,但如此一凹一凸擦出的火花燃燒了十年。

與世界的節奏步近

至於 per se 整體而言,在十年內亦產生了不少變化,節奏與世界變得越來越近。Stephen 說:「per se 的底線就是做自己喜歡的音樂,一向不太理市場的需求或是刻意去符合聽眾的口味。」Sandy異口同聲認同:「以前的 per se 創作題材以自身出發比較不貼地,和世界關係疏離一點。直到發現世界發生的事變得越來越近自己時,就發現生活的題材比較有味道有感覺。以前在內容中加了很多個人意見,就似給人一個說法,但現在就會偏向與聽眾對答。」從前的說書人,開始與世界互動,唱的一字一句與世人共振共勉。

建構反烏托邦的失樂園

per se 在出道十年之際,決定自組唱片公司 Dystoland,反烏托邦建構屬於自己的失樂園。 Stephen 指這改變了他的人生節奏,「自己公司如果自己唔行動就會停滯下來,在空檔期就會逼迫自己開始下一件事,壓力令自己的休息時間變少。」Sandy 就認為需要找到平衡點:「現在一至日的界線十分模糊, monday 唔係特別 blue,TGIF 又唔係特別開心。我享受和團隊一起 rush,但亦好需要自己 solo 的時間,回到自己的時候就會 quiet down。」

隨著per se 的資源變多,近年製作和包裝的質素相對亦提升了。「我們的本質沒變,純粹比起以前比較 rough 的製作,會令人更容易了解 per se 的音樂。例如製作時用上了更多的真樂器,除了鋼琴和吉他還加上弦樂,令 per se 的音樂更加立體。」過程亦讓他們走出了二人世界,在追求更好的音樂,同時亦學會信任其他專業的音樂人,放手交由他人參與其他不同部份,例如是拍MV、幕後前期和後期等製作。

在末日前佇立的本我

出道十年的計劃 per se 放眼未來以末日為題,探討在生命的限期之內,活出本我的急切性。「有時不知道限期,會令我們疏懶,沒有做最好版本的自己。接下來的音樂企劃希望鼓勵人去做生命中沒有急切性,但非常重要的事。」Stephen 認為平日生活會有萬樣藉口阻止自己前進, 那些藉口可以是惰性,可以是眼前要得到的名利慾望,而放棄真正對自己重要的事。

反烏托邦的理念正是希望人不假想生活依然美好,走出夢想的國度去認清現實的處境。把焦點回歸根本的意義,而非一些在社會軌範下的追逐。「per se 十年企劃的兩首歌曲《竊竊詩》以及《閃念》,點出在末日先兆之下,提醒人好好把握光陰, 去實踐想做的和應該做的,至少拼搏直到末日來到前依然無悔無憾。」Stephen 解釋在編曲上他著手加入了不少末日元素。

《竊竊詩》編曲末日密碼

「明日沒出口 伸出兩手 有光你可以偷 前事被刪走 一身顫抖 至少繼續彈奏…」《竊竊詩》一曲希望營造到「起壇」的一種末日號召,在主旋律背後堆疊了不同聲音。「開首的人聲『嗚』是希望以一種 non-verbal 的方式去作出末日的警示,更請來監製 Terence “Dull” Liu 錄一把更宏厚低音的和聲。」二人對末日的想像就似歌詞的感覺一樣。「樂底希望營造一種地震海嘯甚至樓塌,一切都完了的感覺。不過我們想像的末日並非像電影場景一樣,一塊隕石砸中地球就迎來完結。

歌詞『dadadada』就如預言家的密碼,象徵著文明逐步的退化。」最原始的哼唱比任何的樂器與人來得更有共鳴。「在中段我們特別編了從4拍4變6拍4的變奏,亦特別加入了電子聲,背後的意義其實是令人反思到底科技能否從末日中解救到世人呢?中段亦設計了一段 bossa nova,代表著一群不被大世界影響,無視末日依舊自在享樂的人 。」聽起來慵懶又輕鬆的一段 bossa nova 藏著的其實是一種荒謬。

在谷底停滯願有一刻閃念

per se 今年音樂計劃會有5首歌,暫時已推出的2首單曲,除了《竊竊詩》之外還有《閃念》。「不同的人面對末日都會有不同的反應,我們會在不同作品講述不同組別的人,希望其中一首是會講中你吧。」企劃以《竊竊詩》作為末日預告,《閃念》則是講述一群絕望的人。Sandy 以鋼琴的8個音符旋律講起:「開始不斷重複的8個音,就正如一群每天營營役役去過著一式一樣生活的人。歌曲希望鼓勵這群人作出改變,即使有多微細,軌道改變了方向,到最後的結果有可能會很不同。歌曲的 piano line 最後變奏成7個音,象徵這群人最終走出了他們生活的 loop。」per se 希望心如止水的人,可以如歌一樣,遇到一下的閃念讓他們不止步於此。

擁抱末日寂靜的節奏

per se 在編曲安排上的設計,其實來自於二人的一些感受和想法。Sandy 眼中的末日充滿無力感。「我覺得末日係失去希望,死寂的感覺,無論做什麼亦改變不了的景況,就似拍子機去到最頂端的位置,進程漸漸變慢,然後到達盡頭。」Stephen 卻認為末日似過山車:「係一個樽頸位,世界與自己都無可能再進步下去。正如你明知末日的一刻會來到,但依然慢慢『躝』到最頂俯衝而下。是一個你如何去面對末日,以及接受完結的過程。」「雖然在 per se 的計劃下,預設末日的限期在十年後,但其實沒有人知道實際的日期。末日可以下年就來到,所以希望可以透過音樂,鼓勵人好好珍惜每一日,起碼每一日都去做一些以前沒有的突破去進步,在末日來到前可以去到一個自己滿意的位。」Stephen 希望在限期內令自己進步。

Sandy 則昐望在末日限期前,以音樂集合人一起面對,擁抱末日。「如果末日有預兆,人們就真係可以 care-free 好多,撇開一切枷鎖做最好版本的自己。不用再儲錢交租、可以除底口罩、要和家人修補關係的去修補、要和不適合的戀人分手便去分手、男仔鍾意男仔,女仔鍾意女仔又好,起碼活著真係對得住自己。」末日的節奏或許不是想像般激昂,在死寂之中大家又會用如何的心情面向盡頭?Sandy 和 Stephen 把握此刻共同譜出屬於 per se 的樂章。即便末日終究會來,如何在限期內珍惜時間,把生命變得有價值才是最重要的課題。

除了文訪外,還有更多精彩的影片專訪在 YouTube 和 Instagram 上發佈,有興趣的讀者們記得追蹤起來!不要錯過精彩內容喔~

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hlv5ND90KmopZPJhIxbtOg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morf.today/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