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口罩的日子,足足過了三年,當大家為解除口罩令歡欣時,部分人卻畏懼將口罩脫下,擔心真面示人。你會經常過度擔心外表嗎?你會為自己外貌的特徵忐忑不安嗎?為了這些特徵迴避社交場合嗎?如果以上情況令你焦慮不安,臨床心理學家廖嘉敏,教大家怎樣面對。
嘉賓主持﹕譚偉權(Gary哥哥 )
解除口罩令後,有些人為什麼害怕以真面目示人?
害怕以真面目示人,其中一個因素可能是「社交焦慮症」,日常與人互動時,在意一些負面評價,害怕做某些事成為被取笑的目標,更介意被看到焦慮時的反應,例如面紅耳赤等。戴上口罩某程度上,其實是一種自我隱蔽,拉開與人之間的關係和距離,對當事人來說,口罩有安全和保護作用,一旦脫下,焦慮就會再度浮現。
事實上疫情三年,大家都習慣了戴口罩,這段時間有機會認識新朋友、新同學或新同事,有些人對面部某些部分不滿意,例如鼻子、牙齒、面形或皮膚等,口罩遮蓋令當事人更安心,脫下口罩擔心令人期望有落差,影響彼此的交往和關係。
喜歡照鏡在意自己的外表不是問題,因此而影響日常生活及工作就需要正視。
擔心被人看到真面目,是否心理出現了問題?
愛美是人類的天性,希望向人展示漂亮的一面很正常,也因此會化妝遮瑕疵,戴眼鏡遮黑眼圈等,這些都是很正常的行為,不過經常過度擔心外表,感覺面部有某種缺陷或瑕疵,伴隨很多重覆想遮蓋的行為,花很多時間,用很多精力,甚至影響日常生活,就要檢視是否有「容貌焦慮症」。
怎樣判斷是否有「容貌焦慮症」?
這類患者對自己容貌某部分,或者多部分的缺陷或瑕疵,產生過度焦慮,可是這些缺陷,在旁人眼中可能不會察覺,患者卻覺得很嚴重,並伴隨一些重複行為,例如不斷照鏡檢視,花很多時間化妝,甚至做整形手術,希望可以遮蓋這些瑕疵,做完一次又一次,仍然覺得不能達到理想中的完美效果。焦慮感沒有減輕,反而導致低落和無助,甚至有抑鬱的情緒。
解除口罩令可能令某些人焦慮,需要逐步學習與人「面對面」。
在意別人對自己容貌的評論,是否代表缺乏自信?
在意別人評論自己的容貌,缺乏自信可能是其中一個原因,也有可能是成長經歷影響,例如小時候被照顧者忽略,曾經被朋輩嘲笑欺凌,甚至經歷過感情創傷,令價值觀、自我觀感,以及審美觀遭到扭曲,誤以為保持漂亮的外表,才能得到別人的重視和關注;加上近年社交媒體盛行,手機拍照加濾鏡,開美顏、修圖等,容易令人對外表有更多追求,甚至出現不理性的追求,一旦沒有美顏效果或修圖,以真面目示人就會不自在。
怎樣克服與人「面對面」的恐懼?
如果害怕以真面目示人,脫下口罩必然會焦慮,首先要接受自己的感覺,明白出現焦慮很正常,如果選擇逃避而再次戴上口罩,繼續不敢以真面目示人,所以當焦慮感出現時,嘗試用呼吸練習或安頓練習,將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以避免被焦慮情緒淹沒,然後認清自己的「美」。事實上「美」並不單是外表和儀容,可以是獨特的個性,待人接物的美德,每個人都具備某些特質,需要認清自己值得被接納的特質。
很多網絡紅人或名人,都不是靠出眾外表吸引,而是具幽默感、有真性情或特殊才華,所以「美」並非展現自我的唯一方式,嘗試培養自己的興趣,除了可以建立自信,也能避免無所事事下,一旦感覺焦慮就不斷拿起鏡子,重複又重複審視容貌,情況就像有些人,在意臉上的斑點或暗瘡,不斷照鏡子的時候,鏡子很小、暗瘡卻愈看愈大,所以發展個人興趣,可以減輕不必要的焦慮感。
戴口罩的日子已經成為過去,培養個人興趣可以減輕對容貌某些瑕疵的焦慮。
感覺被人注視時應該怎樣避開被注視?
短時間的逃避,或許能帶來短暫的自在感,但長期逃避的話,對容貌的焦慮和不安,不單不會消失,還有機會過度放大,所以關鍵是不能避。遇到被人注視時,透過簡短的眼神交流,或是淺淺的微笑表示友好。有些人難以和別人眼神交流,可以嘗試看對方眼眉、印堂或鼻樑位置,慢慢建立與人互動的經驗,漸漸加強對自己的信心。
什麼情況下需要尋求專業人士評估?
如果患者因為容貌上的焦慮,伴隨一些重複的行為,對生活造成多方面的影響,例如花很多時間遮掩瑕疵,以致出門遲到不能上班、上學,或者害怕見到其他人,社交生活受到影響,不惜花費大量金錢整形,對患者及身邊人造成困擾,這種情況下就需要正視和處理。
廖嘉敏—-臨床心理學家,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碩士(臨床心理學),香港心理學會副院士,香港心理學會註冊臨床心理學家。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