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財經

朱家健:普及電子支付平台惠及各界

Capital 資本平台

更新於 2022年06月17日04:23 • 發布於 2022年06月17日04:23 • Jeff Woo

隨著智能電話已成為生活必需品,下載並使用電子支付平台也成為部分市民的生活習慣和消費模式,電子支付平台也隨著兩輪消費券派發而更為普及,新一輪的消費券派發除了沿用八達通、Alipay HK 支付寶、WeChat Pay或Tap & Go拍住賞的四個電子支付平台外,也增加了BoC Pay和匯豐PayMe兩個儲蓄支付工具平台,供領取消費券的市民選擇,預料隨著無紙消費的熱潮,越來越多市民將透過智能手機下載其中一款電子支付平台。事實上,內地包括深圳、成都等多個城市也試行電子人民幣,預期電子支付平台也將改變香港消費者的消費模式。只要隨身攜帶一台手提電話,便能下樓吃飯和購物,即使連到街市、乘坐的士,甚至打賞街頭表演者也可使用電子支付平台,既減少印刷紙幣的成本,也是傳承環保,同時,也在疫情下,因相互接觸付鈔和找續而帶來的疫病傳播風險。

亞洲其他城市也已試行使用電子支持平台多年,月初螞蟻集團在新加坡開設新數字銀行– 星熠數字銀行(ANEXT Bank),成為首批新加坡獲批的數字銀行,可見新加坡近年銳意發展數碼金融。新加坡民眾也有更多機會在日常生活接觸移動電子支付平台,新加坡民眾到超級市場和當地巴剎,仍較常以電子支付平台付款,然而,當地人日常在各地區的熟食中心用膳時,鑑於餐飲服務均是由個體經營的小販提供,基於習慣和衛生條件,仍然較普遍使用現金;當地人在乘坐地鐵、輕軌鐵路、公共巴士等交通工具時,仍然會以月票或類似香港八達通卡的EZ-Link 儲值卡作支付工具,而乘「德士」(即計程車)時,也普遍傾向以現金支付。

普遍預期,一個城市的現代化程度越高,人口密度越稠密,受教育程度越高,對使用電子支付平台的接受程度便越高,順理成章,電子支付平台的使用率也相對較其他城市高。電子支付平台的另一好處是變相的貨幣兌換功能,而且可以直接從帳戶扣除,免卻提存時增添的麻煩和風險,而且也有電子書面紀錄可作日後參考根據。

香港在30年前已率先使用八達通作支付工具,那時手持兒童八達通卡或學生八達通卡的一輩,轉眼已是七十後、八十後的中壯年用戶了,過去十多年,中國內地的支付平台技術、用家接受程度和普及,均屬亞洲甚至世界前列,香港已浪費了發展電子支付平台產業的黃金檔期,現在,香港更要急起直追,爭取藉使用消費券的習慣,讓消費者熟習各個電子支付平台的使用,繼而普及,讓消費券的構想和實踐更有價值,貢獻數字經濟發展。

撰文: 朱家健 全國港澳研究會香港特邀會員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