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地受海平面上升和內陸水浸廣泛影響,假如情況持續,估計到2050年,全球將有十分一人口受災,並使城市損失超過1萬億美元(約7.8萬億港元)。
面對內澇這個全球問題,中國致力重建濕地,2022年已成為「國際濕地城市」最多的國家。同時,又倡議在都市內建設防洪兼具生態環保功能的「海綿城市」,以增強城市在應對氣候變化、抵禦暴雨災害方面的「彈性」和「韌性」。
長年受水浸威脅的荷蘭,則善用先進科技來釐定發展規劃,其中GIS不可或缺。荷蘭皇家氣象研究所(KNMI)對1990年至2050年間溫度和海平面上升的預測,生成不同的假設,然後荷蘭環境評估局(PBL)透過GIS綜合不同的社會經濟環境數據,例如人口的特質、經濟、土地使用和流動性等,規劃未來的土地運用。
在美國,發生的自然災害九成都與洪水相關,洪水被喩為最頻繁和最昂貴的自然災害。為了防治問題,聯邦政府計劃在全國進行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事前研究人員、非牟利組織和GIS專家利用創新技術來預測洪水可能發生的地點。這包括即時洪水感測器系統、尖端的水文模型和高解析度衛星監測等,多重數據透過GIS來拆解分析,以決定投資的優次。
至於香港,去年9月颱風海葵的破紀錄暴雨令地鐵站被淹浸、商場沒頂,香港人仍然歷歷在目,當局有必要加強水浸和極端天氣的防預以及相關應對措施。
特別是港府在3月公布的全新《新田科技城分區計劃大綱草圖》,盼藉此把新田科技城打造成北部都會區的創科集群樞紐。惟有環保人士表示,這個最新的規劃涉及新田一帶的濕地保育區,存在嚴重的水浸風險,有可能影響科技城的運作。
因此,當局必須仔細研究和審視項目,並以嶄新的科技如地理資訊系統(GIS)整理和分析錯綜複雜的數據,減低災害的形成。通過精良的分析和智慧的規劃,增加項目發展的透明度,釋除大眾的疑慮,才可以目標一致,為發展和保育共同努力,締造雙贏。
撰文:鄧淑明博士
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創會會員
香港大學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系、社會科學學院地理系及建築學院客席教授
=============
深入閱讀政經生活文化,更多內容盡在:
Website:www.capital-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CapitalPlatformHK
Instagram:www.instagram.com/capital.ceo.entrepreneur
LinkedIn:www.linkedin.com/company/capitalhk/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