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財經

好淡增持|蛇年狗股路仍必須走|令兌衷

BossMind

更新於 02月03日05:31 • 發布於 02月03日09:15

又講下2025年或蛇年狗股,上年記得有人講過隻電視廣播,說是因為九運會旺TVB,聽落好像有些少道理,至少股價夠低殘,但結果沒有帶來很大正回報,可能要等足廿年。

簡單講,做狗股的首要條件正是要股價跌得夠殘,整體策略是趁年頭先搵十隻八隻這類「潛力股」(潛水個潛),再每一季或每半年剔走,得出一籃子四五隻狗股再跟進。

至於2024年(龍年)跌幅最大的恒指成份股是⋯百威亞太(-47.28%)。啤酒股亦難得被大行接近一面倒睇淡,在股價跌了將近一年之後,PB其實已經接近「破淨」水平,代表公司估值已陷谷底,對盈利預測或已price in。

啤酒股積弱多時,主要受累內地市場需求疲弱,又需要時間去庫存,而同時啤酒價量齊跌。雖然有大行話去庫存已大致完成,但短期內需求未見顯著復甦。

但講到底,啤酒股現時估值吸引,預測股息率有近6厘。而大行遲遲未降評級,相信都是睇在其強勁的現金流,可在2024年度維持穩定股息。

事實上,在行業需求充滿挑戰,誇張點說,派息成爲唯一希望,好像麥格理預期,百威亞太同潤啤等啤酒股的現金收益率將達到4至6%。

股市有所謂一月效應,而在啤酒世界,每年一月西方國家好多人都會響應「無酒精月」(Dry January),差不多三分一人會減少飲酒或索性戒酒。這個活動不單止可以慳錢,還可以鼓勵減肥。但其實都越來越多人會揀飲無酒精,享受「啤走」的味道。

無酒精飲品市場近年發展蓬勃。根據研究機構數據,2023年全球無酒精飲品市場價值達到200億美元,五年翻了一番。同年無酒精飲品市場增長約20%,遠高過有酒精飲品嘅8%。

現今世代後生仔女很注重健康,他們可能會去露營,但不必帶酒。根據民意調查,現時18至34歲的美國人當中,只有62%話會飲酒,比起二十年前的72%少了好多。就算飲酒都開始流行「斑馬飲法」,即是飲完有酒精飲品之後,再飲無酒精飲品。

各大酒精飲品公司都睇中這個市場。例如LVMH集團都投資咗French Bloom呢個無酒精氣泡酒,雖然可能是潮品推廣(香港超市選擇好像不多,在日本卻很容易找到這類無酒精飲品)。

無酒精飲品並無蠶食到有酒精飲品市場。根據Nielsen嘅數據,超過94%買無酒精飲品的美國人,他們同時仍會買有酒精飲品。部分消費者將無酒精飲品當做汽水的替代品。無酒精飲品的利潤還要比有酒精飲品的高,兩者價錢其實差不多,但稅率就低好多。

不過,要整出同原味一樣的無酒精飲品都並不容易。啤酒業五十年前開始研發無酒精產品,現時無酒精啤酒已經佔無酒精飲品市場89%。相比之下,無酒精葡萄酒同烈酒就分別只是得7%同4%。

此外,無酒精飲品還要面都住定價的挑戰。好多消費者覺得無酒精飲品是應該平過有酒精飲品好多,例如一支無酒精開胃酒可以賣到40美元,但根據調查有多達38%美國人認為,無酒精飲品應該平好多。

各大傳統品牌都加大無酒精飲品宣傳,例如Corona Cero贊助奧運會,Heineken 0.0%贊助F1賽車。還有很多明星都推出自己的無酒精飲品。

雖然無酒精飲品市場發展蓬勃,但有酒精飲品的銷售額都無跌,2023年全球銷售額達到1.8萬億美元。發展中國家的酒精飲品消費持續上升(但中國咁差?)。美國飲酒人口比例過去二十年都維持60%左右。雖然後生仔是「飲少咗」,但年紀大的人就反而越飲越多。

所以在「無酒精月」結束之後,應該會有好多人繼續飲有酒精飲品。而如此一來,啤酒股作為狗股代表,今年要向分析員或基金界roadshow,路仍必須走,到明年今日看看這個狗股策略回報如何。

令兌衷

註:專欄作家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

密切留意BossMind動向!立即CLS

FB Instagram Youtube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