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電影《接線追緝》(Guilty),連日來登上香港排行榜Top 5,觀看原因只有一個,就是「斷背積」Jake Gyllenhaal幾乎一人主演,挑戰演技之作。
總覺得Jake Gyllenhaal有點欠運,空有好演技卻無法提名兼得獎,《斷背山》後有好多部都好好看,個人認為《頭條殺機》(Nightcrawler)及《再戰擊情》(Southpaw)最接近影帝寶座,偏門得來卻是渾身是戲,可惜也是無緣大獎。至於今次《接線追緝》他幾乎一人擔當到尾,真正出鏡得幾丁友,都是可有可無的同事,而且全片用上幾個電話來電的對白來推進劇情,甚至連幻想片段都欠奉,全憑觀眾的想像去填補畫面,有點像看小說一樣,附加主角單方面的表情動作。
電影翻拍2018年丹麥同名電影《The Guilty》(《厄夜追緝令》/《來電追緝》),美版故事加插加州山火肆虐下的背景,Jake Gyllenhaal飾演的男警員Joe,暫時被降職調至911報案中心當接線警員,他現正與太太分開並有個女兒但原因未知,只看到他對不同報警求助個案感到冷漠,直至遇到一名懷疑被綁架的女士Emily致電求助,他才開始熱心幫忙,慢慢又職業病上身,不滿各個部門辦事不力,於是尋求不同舊同事幫忙,甚至走法律罅來破門救入查找真相。
過去有不少「電話」電影,例如荷里活《駁命來電》、香港的《保持通話》、韓國《The Call:超時空通話》,甚至由死侍Ryan Reynolds一人主演的《活埋》,以及只有名人如Lily Collins聲演及對白字幕卻沒有畫面AppleTV+的十分鐘短劇《驚嚇通話》(Calls)。這麼多年來,電話依然是常見題材及重要道具,再來一部只有緊張,卻沒有太多新鮮感。
《接線追緝》看到的是,起初Jake Gyllenhaal好像有情緒病,又看來只有哮喘,沒耐性是絕對的,由hea做到熱心幫助,主要是遇上有共鳴的個案,然後劇情大逆轉,他更自爆自己的黑暗背景與經歷來勸導來電者,到最後觀眾才知他原來是個怎樣的人,而他的決定亦改變了他往後的一生。
老老實實,這個劇情轉變對於香港觀眾來說,絕對難以接受,單單男主角這個職業身份,如此踩界地熱心幫忙已教人提出不少疑問。唯獨Jake Gyllenhaal的好演技,既拯救了電影的平凡,或許也能夠令人跳一跳出時空,投入一下他的世界。又或者如原英文片名《The Guilty》,他本身就是罪人,而片中一個沒甚作用的女黑人上司角色,卻說了句最精警的對白:Broken people save broken people。
最後一提,編劇Nic Pizzolatto主創出美劇《True Detective》,導演Antoine Fuqua曾經與Jake Gyllenhaal拍過《Southpaw》,也專拍Denzel Washington,合作《邊緣特訓》、《七俠蕩寇誌》、《叛諜裁判》系列,就算用上私刑都要爭取公義。其實看到班底,就知這部電影的背後真正意義是怎樣了。
撰文:開片有N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