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m: LOMOGRAPHY 100 COLOR PRINT FILM
之前林耀聲和我們分享過《造口人》給他的領悟,在訪問當中筆者好開心見到漸趨成熟的林耀聲,除了在電影見到阿聲的蹤影,近年於不少MV也可見到發揮出魅力的他;在第一回番外篇阿聲分享過拍攝不同MV的經歷,由17歲入行至今,他身邊不乏伯樂,今日我們都聽聽阿聲的演員育成過程中,最感謝的會是誰。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過往阿聲道謝的名單中,不可或缺的是其經理人和發掘了他和岑珈其參演《烈日當空》的導演麥曦茵(阿曦, Heiward), 還有就是從中學認識攜手加入影圈共同努力也曾一起經歷低潮,為堅持演員夢一齊成為「散工王」的好兄弟珈其!今次阿聲要感謝的席上,繼續有阿曦、珈其禪聯寶座:「阿曦是一定要有的,因為是她發掘我的,我常常會形容阿曦是幫『甩皮甩骨』的我去尋找所屬的心、肝、脾、肺、腎;我以前真是一個很廢的人,不愛讀書又遊手好閒,個人又懶散;直到拍了《烈日當空》,親身接觸過電影成為演員後,我才發現好想繼續以演員為職業,而這條路也是我所堅持得最耐的,當然我想堅持到最後!而阿曦多年來助我解開很多心結和度過不同低潮,不論是工作還是心理上;另外是她所寫的文字亦給予我很多啟發!」
至於一同成長的珈其,和阿聲度過不少艱難時刻:「從小到大,我很多謝他一直都在我身邊,二人可以一齊為演員道路而努力,這是一種幸福。我決定會繼續擔任他的聆聽者,因為珈其真的很多話說,相信只有我才會有這種耐性聽他盡情分享(笑),當然他也是我的聆聽者,因我有什麼都都一定會和他分享,二人保持住互相療傷,互補長短的關係!」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在艱辛的演員路,阿聲慶幸是有阿曦和珈其同行,而自言被發掘成為演員前的他是很廢又懶的人,演員這身份,到底有何吸引到阿聲堅持及發奮?當中除了好玩、過癮,他坦言是想有社會責任:「演不同的角色會勾起觀眾感受,喜、怒、哀、樂還有反思電影的角色和觀影者的的共通處,繼而想是否要改變或行一個更好的方向?會引發我想到社會責任這關聯也是因《造口人》的啟發;在上年電影節看過成品後,不少觀眾都過來告訴我『我朋友都經歷過這個病。』『我身邊的人會因造口感到迷失、痛苦!』等等的分享,從而讓我想到原來大家看完一部和自己有關聯訊息的電影,果真會聯想起身邊人的故事,所以作為演員能夠演到不同角色帶出不同訊息,我認為是一種幸運。」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