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ernova – Susan細細個已識的跑鞋franchise,一直都在adidas的跑鞋演化史中擔當一個角色。猶記得二十年前左右,adidas的高端跑鞋型號主要落在三個大franchise:最實用最入門的Response,最浮誇最高級的adistar,Supernova則主要在中間,少許輕奢華的感覺。
進入BOOST年代,三個franchise各有發展,但當中仍然是以Supernova最多變化,相信也反映銷量最理想。身處在香港市場未必察覺,但Susan在adidas工作的朋友透露過Supernova在歐洲市場是不可忽略。
如今adistar只剩下一雙cushion不明顯的CS(cushion),Response在BOOST年代後似乎無以為繼,近來已經在復古鞋款才見到,最終生還者竟然是Supernova。記得在BOOST年代,第一對Boost Supernova Glide在本地外國鞋評一致獲得超好評,又輕又彈穩定性不俗而且十分耐用,Susan至今還念念不忘。
Supernova進入新時代,不是在adizero上見到的Lightstrike pro,是全新中底物料Dreamstrike!35.5mm厚的中底大部分新物料同樣是supercritical foam,有20%來自bio-base物料,有著輕身而回彈性強的特性,但配方比起Lightstrike Pro更著重緩震。
加強中底剛性的Energy Rod在Supernova Rise上以更柔性方式出現。比起硬橋硬馬的碳纖維骨爪,以EVA物料合成的Support Rod鑲在中底與外底之間,在中底屈曲時提供輕度的抗拉扯性,亦緩和中底PEBA物料的回彈性。
今次adidas在Supernova Rise以鞋楦舒適性來跟adizero SL/Boston等作區分,外觀渾圓物料厚實的鞋舌墊及鞋領位提供另一層次的包裹感,是在作出「為了comfortness而來」的宣示。
跑後感
收到Supernova Rise後兩星期的慢跑基本都是以此完成,累積里數約70公里。
鞋面包覆與腳腕靈活竟然相容。Supernova Rise上腳後第一感覺是具包覆性的鞋楦,由鞋領到鞋舌到鞋楦兩側都有被「熊抱的感覺」。雖然包覆強烈,但由於鞋領不是太高,因此也保留了一定腳腕靈活性。
鞋楦空間合碼。楦前掌外側有補強物料但拘束感不算很強烈,加上鞋面的空間反而有很大自由度。「講鞋」Dick sir說Supernova Rise尺碼有點細但Susan卻認為有點大,好似adizero Boston 12但未至於要買細半號,總之一般true-to-size就多數不會錯。
adiwear外底如常一樣可靠,前掌特別有突出橫紋加強抓地性能,在大部分路面都令人放心咬合。
緩震集中在近中掌位置有利短觸地時間,落地後推進可以十分利落。
鞋踭有非常明顯的heel flare,令大部分緩震都集中在中掌部分,可以照顧更傾向中前掌自著地的跑手,貼合近年厚底快跑鞋趨勢。
在中底外底間的support rod對整體跑感不明顯,但刻意地屈曲前掌還是可以感到它的抗屈性。35.5mm的中底穿著感覺較為貼地,加上前掌有10mm落差,前掌觸地感明顯。
整對鞋的感覺很有動感,可以接受慢至6’15快至4’30/K的步速,狀態好的跑手用來慢跑會很開心,如果是享受超慢活的則要點時間適應。
比起一雙豪華的緩震型跑鞋,它更像一對直接拿走碳板的super-trainer(例如Fuel Cell Rebel v3/v4、asics Novablast 3、Brooks Hyperion Max)。
也許是沒有碳爪加持,中底Dreamstrike雖然是PEBA based但回彈性不強烈,但比起以往的EVA無論在變型度及彈性方面還是有明顯分別,若然是與以前的BOOST相比彈性則略低,可是重量卻輕一點,所以整體中底給予的跑感是近輕快一類。
總結:
雖然官方重量不是一個令人驚艷的數值,但實際穿起來感覺更輕,大部分跑手特別是較高水平跑手會十分喜歡它的energetic觸地感覺。鞋楦舒適空間充俗的日常訓練鞋,中底未可稱作享受級緩震,但仍適合大部分跑手作日常慢跑至長課訓練用。
Please follow Insports Hub on Facebook & Instagram
https://insports-hub.com/
FB
https://www.facebook.com/insportshub
IG
https://www.instagram.com/insportshub/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