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新聞

首個在港大型畢加索展M+展出 特設互動繪畫體驗藝術家創作過程

on.cc 東網

更新於 03月13日08:02 • 發布於 03月13日08:02 • on.cc 東網
首個在香港舉辦的大型畢加索展覽。(黃仲民攝)
首個在香港舉辦的大型畢加索展覽。(黃仲民攝)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門票現已開始發售。(黃仲民攝)
門票現已開始發售。(黃仲民攝)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巴勃羅 •畢加索 《山羊頭顱、瓶子和蠟燭》(黃仲民攝)
巴勃羅 •畢加索 《山羊頭顱、瓶子和蠟燭》(黃仲民攝)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巴勃羅 • 畢加索 《多拉•瑪爾肖像》(中間)。(黃仲民攝)
巴勃羅 • 畢加索 《多拉•瑪爾肖像》(中間)。(黃仲民攝)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巴勃羅.畢加索 《死鳥》。(黃仲民攝)
巴勃羅.畢加索 《死鳥》。(黃仲民攝)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巴勃羅 •畢加索 為《格爾尼卡》而作的馬頭草圖。(黃仲民攝)
巴勃羅 •畢加索 為《格爾尼卡》而作的馬頭草圖。(黃仲民攝)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巴勃羅 •畢加索 《盲眼牛頭怪於星夜由瑪麗•泰蕾絲和鴿子引路(沃拉爾組畫)。(黃仲民攝)》
巴勃羅 •畢加索 《盲眼牛頭怪於星夜由瑪麗•泰蕾絲和鴿子引路(沃拉爾組畫)。(黃仲民攝)》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芥川(間所)紗織 《守泉神》。(黃仲民攝)
芥川(間所)紗織 《守泉神》。(黃仲民攝)
巴勃羅.畢加索《男子肖像》。(黃仲民攝)
巴勃羅.畢加索《男子肖像》。(黃仲民攝)
巴勃羅 •畢加索 《雜技演員》。(黃仲民攝)
巴勃羅 •畢加索 《雜技演員》。(黃仲民攝)
互動繪畫環節可讓參觀者即席揮毫,模仿畢加索繪畫。(黃仲民攝)
互動繪畫環節可讓參觀者即席揮毫,模仿畢加索繪畫。(黃仲民攝)

位於西九文化區的M+博物館將於本周六(15日)至7月13日,在M+西展廳舉行「畢加索—與亞洲對話」特別展覽,展出60多件西班牙藝術家巴勃羅•畢加索的作品,包括《男子肖像》、《雜技演員》、《海邊的人像》等等,是十多年來首個在香港舉辦的大型畢加索展覽。同場亦展示逾130件來自30位亞洲藝術家的作品,讓藝術家們透過作品與畢加索展開「跨越文化及世代的對話」。門票現已開始發售,成人門票票價240港元、特惠票要價120港元。

展覽根據藝術家的四個「原型(Archetype)」劃分為四部分,分別為「天才」、「局外人」、「魔法師」及「學徒」,透過展品呈現藝術家的不同面向,探討畢加索如何成為「天才」、為何被視為天才;以破格方式突破一般繪畫框框,描寫社會邊緣人的「局外人」身份等等。而每一部分亦會設有不同的近代亞洲藝術家,受畢加索作品影響下,或對其作品所作出的回應而創作的作品。另外,展覽亦特別設有互動繪畫環節,參觀者可以觀賞畢加索繪畫的片段,並即席模仿,讓大家體驗這位著名藝術家的創作過程。

M+博物館館長華安雅表示,M+與巴黎國立畢加索藝術館合作,共同主辦是次活動,對該藝術館表示感激,希望透過視覺文化將世界上不同的社群連結,建構一場跨越時間、地域的深度對話。

巴黎國立畢加索藝術館館長塞西爾·德布雷指,館方一直希望發掘不同的海外合作機會,讓世界各地的人認識畢加索。而今次以「對話」形式,讓近代、亞洲藝術家與畢加索「交流」,能讓大家以嶄新的角度去審視畢加索的作品。她亦希望未來能與M+有更多合作機會。

M+藝術總監發總策展人兼展覽聯合策展人鄭道鍊表示,上一次於本港舉行的畢加索展覽,已經要追索到12年前,今次亦特別引入對話元素,凸顯畢加索的影響力。他又指,M+開放約3年多,對藝術方面文化方面有很大貢獻,亦希望透過藝術展覽,努力讓香港變成一個不只得美食和購物的地方,吸引旅客多次來港旅覽,以推動旅遊業發展。

東網網站 : https://on.cc/東網Facebook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oncc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