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科技

電動車選購攻略 2022 八大元素助你選擇心水車款

Unwire.hk

發布於 2022年09月07日04:23

直到 2022 年各大汽車品牌都相繼推出電動車,各位科技迷都對電動車有濃厚興趣,換新車都想出電動車,減少燃油支出、整體駕駛樂趣、感受各種創新科技。以下我們就會總合各種購買電動車時的考慮因素,包括車款、續航力、性能、車價、交車時間、科技元素,在大家選購電動車之時作參考,更易選擇到適合你的車款。

▲Tesla Model 3

▲BMW iX1

▲Mercedes Benz EQA 250

考慮因素 1:車型、座位數量、主要用途

在選購電動車時,我們當然最先考慮購買的車型、座位數量,還有電動車的主要用途。不同車型的價格、保險保養開支、耗電量都會有所不同,用戶購買最貼合自己的車型才最慳錢。座位方面大部份電動車以 4 座位至 5 座位為主,亦有少量 7 人車及客貨車車款,視乎用途和個人需要選擇。7人車款可供考慮的把括有 Mercedes EQB / Tesla Model X,豪華電動車可考慮 BMW i7、Benz EQS 等等。如果想為家人添置電動車,可選購上落方便車身設計的 SUV 或 7 人車款,如買來做公司車或老板車,則可考慮車廂設計較寬敞舒適的豪華 Sedan 車款。

7人車例子:Mercedes EQB / Tesla Model X(暫時未有新車預售)

豪華電動車例子:BMW i7 / Benz EQS

SUV例子:VOLVO XC40 Recharge / Jaguar I-Pace

▲Mercedes EQB

▲BMW i7

▲SUV例子:VOLVO XC40 Recharge

考慮因素 2:續航力 / 性能表現

目前一般電動車的續航力已達到 280-450 公里左右,概括而論續航力與一般電油車差距已不算太遠。如果怕要常常充電,又或者有需要經常長途駕駛的話,可考慮配備更大電池容量的 Long Range 車款,部份車款續航力更可達 600-700 公里。但相反如果想追求極致電動車性能,擁有超強扭力與馬力,可考慮 Porsche Taycan、Audi e-tron GT、甚至是未推出的 Tesla Roadster,部份性能已媲美甚至超級傳統超跑。

▲Porsche Taycan

▲Audi e-tron GT

▲Tesla Roadster

除續航距離可見一架電動車的續航力外,規格表的電池容量有時也可說是參考指標。但要留意有些廠商會標示「總容量」數值,即電池物理上含有的總電池容量;而有些廠商會標示「可用容量」,即電池裡面可供實際使用的電池容量。用戶在看規格表時要特別留意或可問清楚車行。常見的續航力參考指標則有 NEDC、WLTP、EPA 等。

性能表現方面,有部份廠商會在標示電池功率數值時,使用在超增壓動力(Overboost)搭配起跑控制(Launch Control)下的電池功率,這個功率數值往往只能在電動車起步時才能夠提供,不能維持太久,而且這個功能會比較耗電,所以未必能夠當作電動車本身的實際功率,用家需要留意廠商標示在實際情況下的電池功率。(下表顯示之功率數值為正常電池功率,不加入超增壓動力元素)

續航力較優秀之選

Tesla Long Range 車款

BMW iX xDrive50

Mercedes-Benz EQE350+

Mercedes-Benz EQS450+

▲BMW iX xDrive50

▲Mercedes-Benz EQE350+

常見電動車續航力一覽

品牌/車款 價錢(一換一) 續航距離(WLTP) 加速(0-100公里) 預計交付日期 Tesla Model 3 RWD HK$341,200 491公里 6.1 秒 2023年第一季 Tesla Model 3 Long Range HK$449,150 602公里 4.4 秒 2023年第一季 Tesla Model 3 Performance HK$516,230 547公里 3.3 秒 2022年第四季 Tesla Model Y RWD HK$367,100 455公里 6.9 秒 2023年第一季 Tesla Model Y Long Range HK$503,545 533公里 5.0 秒 2023年第一季 Tesla Model Y Performance HK$535,580 514公里 3.7 秒 2022年第四季 BMW iX1 xDrive30 HK$440,000 438公里 5.7 秒 2023年第二季 BMW iX xDrive50 HK$1,088,000 630公里 6.1秒 - BMW iX3 M Sport Edition HK$509,900 460公里 6.8 秒 2023年第一季 BMW i3 120Ah SE HK$309,900 260公里 6.9 秒 現貨 BMW i4 eDrive40 Gran Coupe HK$463,000 590公里 5.7 秒 2023年第三季 BMW i4 eDrive40 Gran Coupe M Sport Edition HK$499,000 590公里 5.7 秒 2023年第三季 BMW i4 M50 HK$609,000 521公里 3.9 秒 2023年第三季 Mercedes-Benz EQC 400 4 MATIC HK$881,500 412公里 5.1 秒 待定 Mercedes-Benz EQE 350+ HK$799,000 654公里 6.1 秒 待定 Mercedes-Benz EQE 43 4MATIC HK$1,398,000 530公里 4.2 秒 待定 Mercedes-Benz EQS 450+ HK$1,420,000 785公里 6.2 秒 待定 Mercedes-Benz EQS 53 4M+ HK$2,510,000 580公里 3.8 秒 待定 Mercedes-Benz EQV 300 Long HK$933,000 363公里 12.1 秒 待定 Mercedes-Benz EQV 300 Extra Long HK$1,150,000 305公里 12.1 秒 待定 Mercedes Benz EQA 250 HK$465,000 496公里 8.9 秒 待定 Mercedes Benz EQA 350 HK$528,000 432公里 6 秒 待定 Mercedes Benz EQB 250 HK$542,000 474公里 9.2 秒 2022年第四季(待定) Audi e-tron 50 quattro HK$699,800 341 公里 6.8 秒 少量現貨 Audi e-tron 55 quattro HK$898,800 441 公里 5.7 秒 少量現貨 Audi e-tron Sportback 55 quattro* S-line HK$1,089,800 453 公里 5.7 秒 少量現貨 Audi e-tron GT quattro HK$1,398,000 488 公里 4.5秒 少量現貨/2023年第一季 Audi RS e-tron GT quattro HK$1,998,000 472 公里 3.6 秒 2023年第一季 Kia EV6 HK$376,000 394 公里 8.5 秒 2023年第四季 Kia EV6 Deluxe HK$438,800 528 公里 7.3 秒 2023年第四季 Kia EV6 GT-Line HK$548,800 484 公里 5.2 秒 2023年第四季 Kia Soul EV HK$298,800 276 公里 11.2 秒 2023年第一季 Kia Soul EV + Platinum Sunroof HK$368,800 452 公里 7.9 秒 2023年第一季 Kia Niro EV HK$369,800 480 公里 7.8 秒 2022年第四季 Kia Niro EV Deluxe HK$379,800 480 公里 7.8 秒 2022年第四季 Hyundai New KONA Electric HK$343,328 289 公里 9.7 秒 2022年第四季 Hyundai New KONA Electric Range+ HK$481,920 449 公里 7.6 秒 2022年第四季 Hyundai IONIQ Electric HK$353,488 311 公里 9.0 秒 2022年第四季 Hyundai IONIQ 5 HK$412,800 384 公里 8.5 秒 2024年 Hyundai IONIQ 5 R+ HK$453,800 451 公里 7.4 秒 2024年 Hyundai IONIQ 5 R+ AWD HK$495,800 430 公里 5.2 秒 2024年 Porsche Taycan HK$1,224,000 362 公里 5.4 秒 2023年第一季 Porsche Taycan 4 Cross Turismo HK$1,397,000 327 公里 5.1 秒 2023年第一季 Porsche Taycan 4S HK$1,803,000 290 公里 4.0 秒 2023年第一季 Porsche Taycan 4S Cross Turismo HK$1,886,000 346 公里 4.1 秒 2023年第一季 Porsche Taycan GTS HK$2,156,000 450 公里 3.7 秒 2023年第一季 Porsche Taycan Turbo HK$2,647,000 328 公里 3.2 秒 2023年第一季 Porsche Taycan Turbo Cross Turismo HK$2,670,000 325 公里 3.3 秒 2023年第一季 Porsche Taycan Turbo S HK$3,245,000 365 公里 2.8 秒 2023年第一季 BYD ATTO3 HK$245,000 400公里 7.3秒 - MG ZS RWD HK$263,000 320公里 8.2秒 - MG ZS Long Range HK$282,000 440公里 8.4秒 - Polestar 2(Standard Range Single Motor) HK$380,000 478公里 7.4秒 - Polestar 2(Long Range Single Motor) HK$440,000 551公里 7.4秒 - Polestar 2(Long Range Duel Motor) HK$540,000 487公里 4.7秒 - Volvo XC40 Recharge HK$466,800 465公里 4.9秒 -

常見電動車性能(馬力、扭力、起步加速)一覽

品牌/車款 價錢(一換一) 馬力(hp) 扭力(Nm) 加速(0-100公里) Tesla Model 3 RWD HK$341,200 279hp 450Nm 6.1 秒 Tesla Model 3 Long Range HK$449,150 346hp 510Nm 4.4 秒 Tesla Model 3 Performance HK$516,230 450hp 639Nm 3.3 秒 Tesla Model Y RWD HK$367,100 295hp 420Nm 6.9 秒 Tesla Model Y Long Range HK$503,545 434hp 527Nm 5.0 秒 Tesla Model Y Performance HK$535,580 505hp 660Nm 3.7 秒 BMW iX1 xDrive30 HK$440,000 313hp 494Nm 5.6 秒 BMW iX xDrive50 HK$1,088,000 523hp 765Nm 6.1秒 BMW iX3 M Sport Edition HK$509,900 286hp 400Nm 6.8 秒 BMW i3 120Ah SE HK$309,900 184hp 250Nm 6.9 秒 BMW i4 eDrive40 Gran Coupe HK$463,000 340hp 430Nm 5.7 秒 BMW i4 eDrive40 Gran Coupe M Sport Edition HK$499,000 340hp 430Nm 5.7 秒 BMW i4 M50 HK$609,000 544hp 795Nm 3.9 秒 Mercedes-Benz EQC 400 4MATIC HK$881,500 408hp 760Nm 5.1 秒 Mercedes-Benz EQE 350+ HK$799,000 292hp 565Nm 6.1 秒 Mercedes-Benz EQE 43 4MATIC HK$1,398,000 476hp 476Nm 4.2 秒 Mercedes-Benz EQS 450+ HK$1,420,000 333hp 568Nm 6.2 秒 Mercedes-Benz EQS AMG 53 4MATIC+ HK$2,510,000 761hp 1020Nm 3.8 秒 Mercedes-Benz EQV 300 Long HK$933,000 204hp 362Nm 12.1 秒 Mercedes-Benz EQV 300 Extra Long HK$1,150,000 204hp 362Nm 12.1 秒 Mercedes Benz EQA 250 HK$465,000 190hp 375Nm 8.9 秒 Mercedes Benz EQA 350 HK$528,000 292hp 520Nm 6 秒 Mercedes Benz EQB 250 HK$542,000 190hp 385Nm 9.2 秒 Audi e-tron 50 quattro HK$699,800 313hp 540Nm 6.8 秒 Audi e-tron 55 quattro HK$898,800 408hp 664Nm 5.7 秒 Audi e-tron Sportback 55 quattro HK$1,089,800 408hp 664Nm 5.7 秒 Audi e-tron GT quattro HK$1,398,000 530hp 640Nm 4.5秒 Audi RS e-tron GT quattro HK$1,998,000 646hp 830Nm 3.6 秒 Kia EV6 HK$396,000 170hp 350Nm 8.5 秒 Kia EV6 Deluxe HK$438,800 229hp 350Nm 7.3 秒 Kia EV6 GT-Line HK$548,800 325hp 350Nm 5.2 秒 Kia Soul EV HK$298,800 136hp 395Nm 11.2 秒 Kia Soul EV+ Platinum Sunroof HK$368,800 204hp 395Nm 7.9 秒 Kia Niro EV HK$369,800 204hp 255Nm 7.8 秒 Kia Niro EV Deluxe HK$379,800 204hp 255Nm 7.8 秒 Hyundai New KONA Electric HK$343,328 136hp 395Nm 9.7 秒 Hyundai New KONA Electric Range+ HK$481,920 204hp 395Nm 7.6 秒 Hyundai IONIQ Electric HK$353,488 136hp 295Nm 9.0 秒 Hyundai IONIQ 5 HK$412,800 170hp 350Nm 8.5 秒 Hyundai IONIQ 5 R+ HK$453,800 217hp 350Nm 7.4 秒 Hyundai IONIQ 5 R+ AWD HK$495,800 306hp 605Nm 5.2 秒 Porsche Taycan HK$1,224,000 326hp 345Nm 5.4 秒 Porsche Taycan 4 Cross Turismo HK$1,397,000 380hp 500Nm 5.1 秒 Porsche Taycan 4S HK$1,803,000 435hp 640Nm 4.0 秒 Porsche Taycan 4S Cross Turismo HK$1,886,000 490hp 650Nm 4.1 秒 Porsche Taycan GTS HK$2,156,000 517hp 850Nm 3.7 秒 Porsche Taycan Turbo HK$2,647,000 625hp 850Nm 3.2 秒 Porsche Taycan Turbo Cross Turismo HK$2,670,000 625hp 850Nm 3.3 秒 Porsche Taycan Turbo S HK$3,245,000 625hp 1050Nm 2.8 秒 BYD ATTO3 HK$245,000 201hp 310Nm 7.3秒 MG ZS RWD(2021) HK$263,000 177hp 280Nm 8.2秒 MG ZS Long Range HK$282,000 204hp 280Nm 8.4秒 Polestar 2(Standard Range Single Motor) HK$380,000 231hp 330Nm 7.4秒 Polestar 2(Long Range Single Motor) HK$440,000 231hp 330Nm 7.4秒 Polestar 2(Long Range Duel Motor) HK$499,500 408hp 660Nm 4.7秒 Volvo XC40 Recharge HK$466,800 408hp 660Nm 4.9秒

考慮因素 3:車價 / 交車時間

各大品牌陸續已經推出了旗下的電動車款,唯在晶片短缺、物流問題影響之下,部份電動車車型交車時間將要等候甚久,部份熱門車款甚至要在 2024 年才可交車。如果消費者急需用車,可反過來找尋一些有現貨的型號。車價方面,如要平玩電動車,市面上亦有不少在 30 萬以下便有交易(一換一價格),在 50 萬左右可買到各方面功能都更齊全的車款,如果想要豪華款的話,大概在 100 萬或以上。

經濟型車款

MG ZS

BYD ATTO3

Kia Soul EV

Tesla Model 3 RWD

BMW i3 120Ah SE

▲Kia Soul EV

▲MG ZS

▲BYD ATTO3

較快可以交付的車款

Jaguar I-Pace

Hyundai Kona Electric

Audi e-tron 50 quattro

BMW i3 120Ah SE

▲Jaguar I-Pace

▲Hyundai Kona Electric

▲Audi e-tron 50 quattro

部份2022年第 4 季可交付的車款

Tesla Model 3 Performance

Tesla Model Y Performance

Mercedes Benz EQB 250

Kia Niro EV

Hyundai New KONA Electric

Hyundai IONIQ Electric

▲Mercedes Benz EQB 250

▲Hyundai IONIQ Electric

▲Kia Niro EV

考慮因素 4:操控/舒適度(電動車平地台底盤)

買電動車時,其實可留意電動車設計是從傳統電油車改款過來,還是從設計開始已從電動車角度出發。一般全新研發的電動車會把電池放在車底正中或車架靠後位置,如車款採用和電油車款相同設計,後座可能會出現馬鞍,阻礙上落或影響舒適度。建議可考慮採用專為電動車研發設計車底盤的新車,可以做到平地台,後座乘客亦會更舒適。

▲Jaguar I-Pace EV400

▲Mercedes Benz EQA 250

▲Polestar 2

考慮因素 5:養車保費、政府牌費

選購電動車時也應該留意養車費用。除一般泊車位、電費之外,其實眾所周知保險費是佔養車開支一個重大比例。最平與最貴的保費開支可以相差一倍。例如 BYD Atto3、Hyundai IONIQ 5 等保費開支只需約 $5,000 元左右。反觀 Tesla 保費就要 $10,000-15,000 元不等。雖則保險費要視乎車款、馬力、意外率等計算,但整體來說偏平與偏貴都已有一定範圍。例如跑車高性能款一定貴過家庭車款,如成日有意外的話便會再貴一點。

部份熱門型號之保費參考

車款 每年保險費用*(參考數值,約數) Tesla Model 3 $10000至15000起 Tesla Model Y $10000至15000起 Mercedes-Benz EQA 250 $9000起 BMW iX3 $9000起 BYD Atto 3 $5000起 Hyundai IONIQ 5 $5000起

*限定條件:25歲以上,牌齡超過 2 年,沒有交通意外紀錄、以 60% NCD計算

資料來源:市場調查

牌費方面,電動車牌費算法與電油車不同,是以電動車的重量計算。基本上來說愈為豪華或者電池容量愈大的電動車,每年所繳付的牌費都會愈貴。這方面也是出車時需要留意。雖則每架車牌費的差別幾本上佔養車成本比例並不大。

部份熱門型號之牌費參考

車款 每年牌費費用* Tesla Model 3 $1,068 Tesla Model Y $1,068 Mercedes-Benz EQA 250 $1,192 BMW iX3 $1,316 BYD Atto 3 $944 Hyundai IONIQ 5 $1,316

(只作參考,以廠方所標示之基本型號重量計算)

*計算方法:車輛淨重少於或等如 1 公噸:每年牌費HK$572,其後每 250kg 淨重加上 HK$124,不足 250kg 亦作 250kg 計算。

考慮因素 6:充電速度/設施分佈

充電速度很多時買車時未必留意,但在買車後會是車主一大問題。香港最常見、分佈港九新界最多充電站的首選 Tesla,而當然其他品牌的部份車型亦已陸續支援快充,外國就有媒體進行測試利用(350kW DC)快充測試, Porsche Taycan 用上 Performance Battery Plus、KIA EV6 和 Mercedes-Benz EQS 580+ 分別是充電最快的頭 3 款車種。

充電速度較快之選

車款 所支援最快之充電環境 充電時間1 充電時間2 Tesla Model 3 Long Range V3超級充電 充電 5 分鐘可行駛 120 公里 電量 10% 至 80%充電時間:25 分鐘 Hyundai IONIQ 5(標準續航距離電池) 800V, 350kW 充電 5 分鐘可行駛 88 公里 電量 10% 至 80%充電時間:18 分鐘 Hyundai IONIQ 5 R+(長續航距離電池) 800V, 350kW 充電 5 分鐘可行駛 111 公里 電量 10% 至 80%充電時間:18 分鐘 Kia EV6 800V, 350kW 充電 5 分鐘可行駛 113 公里 電量 10% 至 80%充電時間:18 分鐘 Porsche Taycan(Performance Battery) 800V, 225kW 充電 5 分鐘 15 秒可行駛 100 公里 電量 5% 至 80%充電時間:22.5分鐘 Porsche Taycan(Performance Battery Plus) 800V, 270kW 充電 4 分鐘4 5 秒可行駛 100 公里 電量 5% 至 80%充電時間:22.5分鐘 Mercedes-Benz EQS 580 4MATIC 200kW 充電 15 分鐘可行駛 300 公里 電量 10% 至 80%充電時間:31 分鐘

考慮因素 7:科技元素

目前大部份電動車都極為重視科技元素,車內已有電子儀錶板,例如 Tesla 就有大熒幕顯示駕駛、車內資訊;Mercedes-Benz 部份車款如: EQS / EQE 更有橫跨駕駛席與前排乘客席的巨大熒幕 Hyperscreen ,而 BMW 亦有支援 iDrive 語音手勢控制功能等等。而 Tesla 在應用層面上會稍為領先,輔助駕駛系統、手機 app 支援、寵物模式,哨兵模式等等都充滿著科技元素。

Tesla 電動車擁有特大中控台,手機 App等。車輛可加入升級版 Autopilot 自動輔助駕駛功能,包括有協助你轉換車道、駛入高速公路交匯處及出口;輔助切線功能協助駕駛者在安全情況下轉線爬頭;以及自動泊車功能,只要按一下顯示屏按鈕,便可輕鬆垂直或平行泊車。

Mercedes-Benz 電動車部份車款搭載大型高解像屏幕,最新 HyperScreen 一體式熒幕更橫跨駕駛席與前座乘客位置。駕駛者可直接點擊熒幕、用手勢或「Hey Mercedes」語音操控車輛眾多功能。車輛內置智能駕駛輔助功能,能注視交通狀況並在危險情況下向駕駛者發出警告。

BMW 電動車搭載大型熒幕,BMW iX1 就有 10.25 吋儀錶板以及 10.7 吋中控台熒幕。大部份車款都有內置 iDrive 系統,當中 iX1 的 iDrive 8.0,將儀錶板上的按鍵與開關減少,常用功能更為集中,而 iDrive 控制器放置在中控台上,簡約設計令操作更為便利。駕駛者個人化設定檔案亦可儲存,並在 My BMW 的協助下在轉移到新車輛或其他車輛。車輛亦可與車匙連結,利用超寬頻無線技術,偵測車輛與駕駛者的距離,從而在車主準備操作車輛時,事先喚醒某些系統。

Audi 電動車擁有雙控屏 MMI 系統支援 Apple CarPlay 以及數碼化儀錶板。Audi 電動車支援旗下 Audi Connect 應用程式,能夠通過手機查看電動車充電情況及續航距離、預先開關調節車廂恆溫冷氣、遙控鎖上或解除門鎖,以及查看實時座駕狀態。部份車款搭載 Virtual Mirror 數碼虛擬側鏡,在車內左右兩側設置的小熒幕,可如倒後鏡一樣在畫面留意車後情況;駕駛者可觸控調校角度及縮放距離,即使在夜間或光線不足情況下,更易看到車後情況,減少盲點。

科技元素較領先品牌之選

Tesla

Mercedes-Benz

BMW

Audi

考慮因素 8:品牌效應、外形設計

品牌選擇各有喜好,有人喜歡歐洲車,亦有人鐘情於日本/韓國車,若講造車功夫如:Finishing、隔音、細節,擁有百年造車經驗的歐洲品牌相對比較領先,而日韓國產車近年亦進步神速,選擇視乎個人口味。口味人人不同,有人喜歡電動車不似電油車,有人又喜歡電動車看起來像電油車,不過若要挑選具科幻感的電動車, IONIQ 5 、NISSAN Ariya、HONDA E 都可能設計比較特別的車款。

傳統豪華歐洲品牌:RollsRoyce、Porsche、Mercedes-Benz、BMW、AUDI

外型較為前衛之車款:IONIQ 5、Tesla Cybertruck、Nissan ARIYA

▲Rolls-Royce Spectre

▲Tesla CyberTruck

▲Nissan Ariya

• 不想錯過新科技 ? 請 Follow unwire.hk FB 專頁http://facebook.com/unwirehk/
• 要入手生活科技潮物 即上 unwire store
https://store.unwire.hk/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