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新聞

雙老照顧者嘆呼天不應 盼施政報告支援回應

on.cc 東網

更新於 9小時前 • 發布於 10小時前 • on.cc 東網

香港社會老齡化問題嚴重,平均約每5個人就有一名是65歲或以上長者,但院舍僧多粥少,資助安老院舍平均輪候時間長達5、6年。加上不少照顧者自己年紀也不小,「以老護老」社會悲歌時有發生。港府剛發表施政報告,其中將針對加強支援照顧長者人士,包括提出加強地區長者暫託服務,將使用率較低的社福中心,轉為提供長者暫託服務。《東呼即應》訪問一位本身75歲腸癌患者,卻要照顧年逾8旬丈夫,她大嘆單是預約送飯服務,只包周一至周五,已令她感到「叫天不應」,呼籲政府幫幫她。有基層組織批評港府現有服務只按規矩辦事,過於公式化的服務未必支援到他們。

居於深水埗的75歲周太(化名)去年8月發現患上腸癌,經常出入醫院治療,又要一直獨力照顧雙眼視力差、行動不便,且心率不正的81歲丈夫。最近她的丈夫半夜摔倒住院,周太要做化療的同時,亦要照顧丈夫,顯得有心無力。周先生透過社會福利署的「綜合家居照顧服務」,獲署方提供復康運動及送餐服務,不過只會於周一至周五下午送一餐,而使用任何服務時,都要提前一至兩天預約。周太稱,使用服務處處都要預約,直指「預約多幾次,我自己都處理了」。

政府推出「關愛隊」,透過探訪或接觸協助有需要的雙老住戶,但周太就沒有接受相關服務,因為她想「靠自己」,認為關愛隊能支援其他更有需要人士。對於施政報告,周太就希望政府加強地區長者暫託服務,讓長者較容易入住政府資助的安老院舍。她指與丈夫仍「行得走得」,院舍不願接收,要申請亦要輪候數年。然而老人家身體狀況隨時間惡化,她擔心要輪候到臥床、不能動,才能合資格入住安老院。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社區組織幹事廖智皓稱,香港未有針對照顧者政策,變相很多照顧者的需要未必能得到足夠支援。由於現時有關服務只按規矩辦事,有時照顧者發生突發狀況,過於公式化的服務就未必能支援他們。以周太為例,她可能很想即時有人上門看管丈夫陪診,但現行服務卻要她提早兩至三天預約。

施政報告中的「長者院舍照顧服務券計劃」增加兩成服務券,只能惠及小部分長者。不少長者未必有人協助他們選擇適合的院舍,服務券即使到用家手中也未必懂得用,以周太為例,她平時已經要處理大量事情,就算給她服務券,卻沒有社工協助她選擇對的院舍,其實只會「得物無所用」。

施政報告提到會資助長者到大灣區養老,廖智皓認為居家安老,在自己熟悉的社區安享晚年,對長者比較好。他指出,香港醫療制度和內地不同,而不少長者更偏好香港的醫療服務,甚至有部分即使在內地居住一段時間,仍會堅持回港看醫生。加上在港生活多年,所有朋友、親人都在香港,到大灣區安老就要與親友分離。

另外,長者對生活環境的熟悉程度亦很重要。他提到,長者在市區生活多年,對環境很熟悉。如果被迫回大灣區,就要重新學習該處有甚麼地區資源、設施等,甚至令他們只能集中在院舍裏生活,影響長者晚年生活。

東網網站 : https://on.cc/東網Facebook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onccnews/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