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笑用兵」——為家傳戶曉的中風先兆口訣,說明如果遇到言語表達有困難(談),面部表情左右不對稱(笑)或一側肢體活動不利(用),就要立即致電999求助(兵),因為有機會為中風發作。但原來,有些中風先兆的症狀不是那麼典型。
曾經有位病人因為反覆眩暈前來求診,一坐下來便說自己因「耳水不平衡」來求診,細問發病過程下,他的眩暈發作時會眼前一黑,站立不穩,每次持續數分鐘至十數分鐘不等,未至於天旋地轉,而發作時也不伴耳鳴症狀,再反覆查問下,他才想起眩暈時手會麻痹,很久以前試過手無力,但以為勞損導致,而且很快恢復力量,所以不以為然,這樣結合病史就不應是耳水不平衡,應診斷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才對。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是指短暫、可逆的局部腦血液循環障礙,可反覆發作,主症為陣發性眩暈,可伴肢體麻痹、活動不利、不協調,症狀持續短暫,一般為十至十五分鐘,多在一小時內恢復,不超過二十四小時,不遺留神經功能缺損症狀或體徵。雖然TIA不遺留神經缺失表現,但可以發展為中風,後果嚴重。如果發現有TIA的症狀,可以嘗試使用ABCD2的方式評估其風險及嚴重性:
A: age年齡大過或等於60歲
B: blood pressure血壓高於140/90mmHg
C: clinical features例如出現一側肢體無力或言語不利的症狀
D: Duration每次發作持續時間多於60分鐘
D: Diabetes糖尿病病史
如果同一位病人,7天內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多於一次,又或血管造影見頸內動脈或大腦主動脈有狹窄,都屬於中風高風險群組。因此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常被視為中風先兆,早期發現及針對病因治療對預防中風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及意義。
現代醫學一般都會針對病因去進行治療,例如調控血壓、血糖、血脂,治療心律失常,抗凝治療等,以糾正血循環狀况。而中醫則根據臨床症狀,把TIA納入為「中風先兆」、「眩暈」病處理範疇,病位在腦,與痰、瘀、虛有關,並且對症下藥進行治療,及早預防及治療中風。有關中風的中醫辦證綱領及治療法則,我們可以再詳加剖析。
如果大家日常發現自己或家人有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的情況而且次數頻密,不妨嘗試用上述方式進行評估。如果發現自己或家人有中風風險,應該及早求醫,尋求專業醫生意見。
以上資料只供參考,如有疑問,請諮詢註冊中醫師為宜。若有關於仁濟醫院中醫服務查詢,請致電 2370 2216 查詢或瀏覽仁濟醫院網頁:www.yanchai.org.hk 內中醫服務內容。
–
更多健康資訊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