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娛樂

《神探白朗:抽絲剝繭》:真材實料的「誰是兇手」偵探片

FilmBurns

發布於 2022年12月28日04:58 • 中田

2019 年復興「誰是兇手」偵探類型片的《神探白朗:福比利大宅謀殺案》(Knives Out),在各大頒獎禮及票房收益均取得極大成功,串流平台龍頭 Netflix 便看準機會,斥巨資向導演兼監製 Rian Johnson 購下電影版權,合作開拍兩部續集,每集成本約 4,000 萬美元左右(等於一部中小型製作),承諾給予導演所有的創作自由。如此一來,Johnson 暫別需要長遠規劃、經營的《星球大戰》(Star Wars)系列品牌,回歸他所鍾情並開啟的偵探小品系列(他從小便是推理小說名家 Agatha Christie 的忠實書迷),能夠拋開商業計算盡情言志,意味《神探白朗》系列是他踏足荷里活以來創作動機最為純粹的作品。這次《神探白朗:抽絲剝繭》(Glass Onion: A Knives Out Mystery)延續首集譏諷惹笑的社會批判,再次針對美國的白人富裕階層,敘事結構妙趣橫生、電影語言飽滿悅目,大概可以說明他的創作志向,是要拍出一部娛人娛己的作品。而他確實成功做到了。

相信 Johnson 有意把《神探白朗》系列視為他和觀眾向不公義的美國社會宣洩情緒的出口。首集創作正值鼓吹民族主義的 Donald Trump 當選時期,電影將不同政治立場的家庭成員共冶一爐,諷刺右翼人士的偽善及邪惡;今集創作正值疫情高峰期,也是甚具社會影響力的富商 Elon Musk「一朝得志,語無倫次」的時期,故事將兩方面的現實傾注虛構的偵探故事,以嬉笑怒罵的姿態捉弄有權有勢的份子。

作為一部跟首集故事無關、擁有眾多新角色的續作,《神探白朗:抽絲剝繭》敘事技法秀麗流暢,開首以角色們收到神秘的解謎遊戲盒,透過簡短的處境和耀眼的美術設計,即為各人樹立鮮明的性格形象。譬如參選議會的女州長 Claire 出現在正統的電視新聞訪問、科學家 Lionel 身處色調冰冷的會議室怨道老闆的瘋狂點子、星級時裝設計師 Birdie 正在參與狂歡派對,導演 Johnson 靈巧地以一通電話及形狀變化多端的分割畫面,串連置身各地的角色,彼此隔空對話解開木盒機關,濃縮為一段舞台劇式的熱鬧群戲。不單是迂迴曲折的解謎情節機智,Johnson 的編劇及畫面處理也同樣聰明,他簡化繁瑣的人物介紹,單刀直入趕進本偵探故事的懸案核心——科技界富豪 Miles Bron 設計的「誰是兇手」遊戲。

我一直認為 Johnson 是最適合跟 Christopher Nolan 相提並論的荷里活導演,尤其是他們一樣喜歡扭橋,前者曾拍過以騙徒為題的《騙騙喜歡你》(The Brothers Bloom),名正言順地炮製出人意表的情節發展,後者的《凶心人》(Memento)或《蝙蝠俠》三部曲(The Dark Knight Trilogy)也是依靠橋段轉折製造戲劇張力。雖然扭橋本身具有刻意逆轉劇情走向的意思,但 Johnson 的敘事總是依循傳統,其扭橋必然具有紥實的結構及合理的鋪排支撐,不會誤導觀眾或生安白造一個沒有根據的轉折。相對而言,Nolan 作品的「驚人結局」便經常有種戲弄觀眾之感。我會這樣說,是因為《神探白朗:抽絲剝繭》劇情有好幾個重大轉折,當真相揭盅,我們回頭重看影片,可以發現那些詭計曾確實於觀眾眼前發生,只是 Johnson 運用細緻的場面調度轉移觀眾視線,像魔術師利用道具和動作施展的掩眼法,而 Johnson 的表演工具便是演員走位(blocking)。

(以下內容含劇透)

在劇情中段,網上直播紅人 Duke 因為喝錯富翁 Miles 的酒杯,突然倒地身亡,電影才真正出現第一個「誰是兇手」的案件,而不再是 Miles 自作聰明設計的遊戲。後來,神探白朗回想自己一直以來的觀察,用詞典雅,準確地解開這個謎底,他抑揚頓挫地說:「It hides not behind complexity, but behind mind-numbing obvious clarity.」(真相一點也不複雜,答案既明顯又枯燥乏味)。原來真兇 Miles 只是用花言巧語誤導眾人,當他與 Duke 擁抱的時候偷偷拿走其背後的手槍,將載有菠蘿果汁的酒遞給對菠蘿過敏的 Duke,導演利用表現風騷、穿着如孔雀般豔麗的 Birdie 於前景活動,來掩藏 Miles 明顯的舉動。

之所以說 Johnson 的扭橋出色,除了是他不會「偷雞」捏造不同版本的插入鏡頭蒙騙觀眾,真兇的一切陰險動作都悄悄擺在眼前,還有的是當故事重頭敘述孖生妹妹 Helen 偽裝赴會為姊復仇,電影採用很多相同的鏡頭,換上 Helen 的角度將初段出現的段落延伸,給觀眾理解事情完整的面貌。由於影片前半段是以神探白朗的角度敘事,後半段是以 Helen 角度觀望這些害死親姊的共謀,兩方也是可靠的敘事者,所以劇本巧妙地在倒敘的部分,加強對眾角色關係及背景的描畫,令戲劇不是止於謎底解開時,而是在謎底揭盅後,繼續發展引人入勝的追兇戲劇,變成雙重的「誰是兇手」偵探故事。

在《The New Yorker》的訪問中,Johnson 表示高中時參加 Robert McKee 的編劇講座,使他往後創作特別重視劇本結構,認為精密的結構可以不斷娛樂觀眾,並維持我們的注意力。看過以環環相扣的故事結構製造戲劇驚喜的《神探白朗:抽絲剝繭》,觀眾應該不會再鄙視編劇的傳統法則。因為 Johnson 給我們見識到,娛樂電影的敘事藝術。

題外話,有志成為編劇的人必定要讀 Robert McKee 的《故事的解剖》(Story: Substance, Structure, Style and the Principles of Screenwriting)。

按此了解更多 FilmBurns 影視資訊

同埋 Follow 我哋社交平台:

Facebook:@FilmBurnshk(https://bit.ly/3kMPcFH

Instagram:@FilmBurnshk(https://bit.ly/filmburnsig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