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細節做好」是 M 近期常提自己和同學的話,愈來愈覺得細節可以無限細,更知道自己所謂的細節,在很多高手眼中是粗疏,而了解知識與科技,手上就有較多的牌,組成更多組合,有利將細節做好,今次就談談可調節觸地軟硬度的跑步機。這兩部 Life Fitness 的 Symbio Runner™ 跑步機設於
IFC mall 的PURE Fitness,另有一部設於賽馬會內。
2024年的台北馬拉松,M 成績未如理想,請教家明教練作賽後檢討,其中一個問題是沒有賽道預演,即是沒有因應賽道路況而練習,他說「跑馬地大圈可以是主場,不可以是唯一,不同路況可鍛煉各組肌肉、觸地感和心率變化等,比賽時面對上落斜、彎道與不同軟硬地面等就更得心應手」。M 於港珠澳半馬後再出發,連續3周長課26、32、34公里都是快活谷,並在葵興街道加入斜坡練習,卻離不開石屎路。估不到,IFC mall 的PURE Fitness引入可調節觸地軟硬度的 Symbio Runner™ 跑步機,功能有利賽道預演,以下是3項要點。
1)5種軟硬度 有利「養腳」
路面軟硬度,影響跑手腿部承受的衝擊力,即是走在柔軟地質,有利「養腳」,減輕筋腱肌肉負擔,所以很多高手都喜歡在草地做恢復跑,例如彭福公園、佐敦谷公園和數碼港海濱公園。可是,香港大部分草地都不准踐踏與跑步,Symbio Runner™ 可隨時調節跑步板軟硬度,有利減少身體負荷。試過5級軟硬度後,M認為最軟一級介乎草地與田徑場膠粒地間,有效提升緩震程度。最硬一級則硬過街道,衝擊力清晰傳到腿部,若非賽道預演,不建議選這一級。
2)暗藏感測器.數據分析跑姿
PURE Fitness這部跑步機於跑台下方有感測器收集跑步數據,追蹤和分析到步頻、步距、觸地時間、騰空時間和左右平衡,協助跑手分析跑姿,了解自身狀態。左右平衡是跑錶都罕見的功能,跑步重視發力平均,若跑手發現慣性側重一方,就可以透過分解動作和體能訓練改善狀況。
「跑速=步頻x步距」,兩者又受觸地和騰空時間影響,而感測器設於觸地處,數據準確度就更高。 M 建議每次跑後都記下數據,觀察變化,例如在跑步機選擇速度「7」至速度「12」時,步頻還是步距提升得較多、觸地時間有否縮短等,收集數據、思考、並透過行動改進。
3)5個模擬場景.上斜幅度自動調節
跑步機的螢幕可顯示不同地區跑步路線並不罕見,Symbio Runner™ 有36條路線供跑手選擇,重點是當中5條路線會按畫面自行調節斜幅,邊跑邊感受到不同斜度,刺激不同肌肉和影響心率,也做到模擬路況。這5條路線是 Big island、Chicago run、Costa、San Francisco和Trinity Mountains。
從細節改善,包括善用資源,在跑步機上有不同觸地感與斜幅,對備戰有利無害。
▼ Follow Weak Ends Here
Website: https://www.weakendshere.hk/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weak.ends.here/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weak.ends.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