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財經

大生地產.長和長實|何車

BossMind

更新於 2022年09月13日04:36 • 發布於 2022年09月13日04:39

上世紀60年代,馬錦燦已擁有銀行,據說是本港5大富豪之一,李嘉誠仍在經營塑膠花廠。
馬家的大生地產(089)1973年2月上市,李家的長江實業(下稱「舊長江」,今日變了長和(001)+ 長實(1113)),較大生早1個月上市。半世紀前買大生與舊長江,揸到今日,天差地別,揸大生激死,揸舊長江腳仔搖搖。
1)馬錦燦(1909-1984年)在1937年創辦大生銀號,後期變為大生銀行;1968年創辦大懋有限公司,後改名大生地產上市。上市時15名董事,10名是姓馬的,上市後發行股數1億股,最高價(恒指1,774點)24元,市值高達24億元。同一時間,舊長江發行股數0.567億股,最高價23.4元,市值只13.3億元,只及大生的一半多少少。
✏️ 大生地產73股災瀉剩3%
大生1973的盈利2,858萬元,當年最高價時PE 84倍、PB 14.5倍,當然又是攀得越高,摔得越慘,神仙難救。到1974年尾,大生股價跌剩3%(24元瀉至0.70元),PB 0.44倍,市值跌剩7,000萬元。
2)1973年3月至1974年12月,舊長江股價大跌94%,跑贏恒指,亦跑贏大生。最低時,舊長江市值只餘1.9億元,PB 0.4倍。
3)大生現時市值11.4億元,較1973年3月估值最瘋狂時的24億元,仍低一半;若與1974年12月谷底時比較,則升33倍。過去5年平均每年盈利3.82億元,較1973年上升12倍。
舊長江變了今日的長和+長實,總市值3,773億元,較1973年3月價頂時大升282倍(因曾發新股,股價升幅低於282倍);若與1974年12月谷底價比較,市值升幅更接近二千倍。去年,長和與長實盈利547億元,較1973年舊長江盈利高出264倍。
✏️ 長和+長實員工多過滙控
今日,向馬家出糧的大生員工只有252人,向李家出糧的長和員工有17萬人,向李家出糧的長實員工有5.5萬人,合共22.5萬人,是大生員工的89倍。滙控(005)員工21.9萬人,長和系員工較滙控原來多出6,000人。
何車註:專欄作家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

密切留意BossMind動向!立即CLS

FB Instagram Youtube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