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對中藥鋪的印象,大多停留在小時候。早上和媽媽買完菜回家會順道去巷口抓帖草藥,大多都是為身體除溼和祛寒的、也有為小孩與老人家顧筋骨的,再用燉雞和排骨做藥引,就是當天晚餐的湯品。當時覺得中藥行每天都很熱鬧,總是會有阿伯阿姨們聚在大廳喝茶、下棋,聊是非,感覺和里長伯家所差無幾。
這周有幸一探網紅診所「意一堂中醫診所」,才赫然發現原來中藥鋪本身就帶著奉茶的功能,並不是只有抓藥才能進去。2017年「意一堂中醫診所」全面翻新,由日本設計團隊moyadesign操刀,日式大幅留白風格之下,保留傳統藥鋪功能與色彩,讓診所更有聚集群眾共同休憩養身的氣息。
日本建築中醫診所
|意一堂中醫診所的背景?
意一堂開業至今四十多年了,過去中藥行在鄰里巷弄扮演很重要的角色,陪伴著人們人生重要時刻,像是成家坐月子、小孩轉骨、長輩進補等,作為一家子的守護者,但隨時代的更替沒落,中藥行以每年兩百間的速度消失中,這不是我們樂見的,我們想讓更多人體驗與接觸藥行的溫暖,也致力於用現代的方式去推廣、傳承中醫。
中藥鋪時期
|為何會想到要翻新?翻新時的方向是如何決定的?
中醫本身就是強調順應天地,因人因地制宜,隨季節、隨時代變化。因此我們認為中醫發展到現代就該融合於現代人的生活當中,三年前我們開始討論規劃,希望讓我們的服務全面提升,更符合現代生活,不管是實質看診的醫療流程設計或是硬體空間設計都希望更宜人。
空間概念上,我們保留了藥行的初衷,陪伴鄰里的家庭們生活,作為鄰里群聚分享的場所,於現代社會來說,這樣的空間就像是咖啡廳一般,但以前沒有咖啡廳。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空間會有咖啡廳的氛圍,因為現代生活中咖啡廳扮演這樣的角色,在我們藥行裡眼見藥櫃,藥罐,卻讓人感受到舒適,讓人想停留,這也是我們希望的。
醫療服務上,我們去除了制式的診療形式掛號、批價、領藥。融合成僅有一個前台,希望讓人與人的互動更親切,讓看診的人在空間中更自在,而不是被限制在一個個流程裡等待,然後迅速川流離開,這樣失去了藥行初衷。反而我們更希望看診的人可以靜下心品嘗我們的奉茶,享受我們的空間與我們分享生活。
意一堂所準備的所內奉茶
保留純木質櫃台,加上手工吊燈與L型桌台,讓入內者更舒適
|翻新後設計的看點有那些?
我們藥行內的所有物品都是以前用到現在的,中藥器材的古道具等都是一直有在使用的器具,桌椅、藥櫃等都只是色系上重新整理成更明亮潔淨的木質色,改變過去較為沉重的色調。其中比較特別的是門口旁的圓桌那是江醫師母親的嫁粧,是江醫師從小生活吃飯的地方。
江醫師母親的嫁粧
由於是醫療場所,燈光上我們堅持以自然白光,為了符合望聞問切的品質,各個有直角的建材我們都特別要求去直角,達到圓弧狀,以免孩童受傷等。
在木雕龍的嘴巴上掛著中藥秤,表示將好東西吃進嘴裡
掛號拿藥的櫃台,完全保留原本的藥櫃與櫃檯木雕,表示望聞問切精神永遠傳承
整體動線與明亮度都以醫療等級為基礎
|和設計師溝通的過程中,有沒有什麼趣事分享?
我們希望中藥行可以除去過去傳統形象的包袱,因此我們特別喜歡與外國人合作,它們可以更直觀的傳達出中醫的美與氛圍。像是藥行空間就是請日本設計師設計,說到中藥行日本人接觸比較少,我們還先帶設計師去大稻埕迪化街考察各藥行,去討論空間的細節與功能,但最重要是希望保留藥行帶給人的溫暖感受,這部分的溝通基本沒有問題我們的成品與提案幾乎相近。
若要說到小故事,由於我們空間的設計師是日本設計師在美學上有些文化差異的部分是比較有趣的,像是日本人很喜歡白色,喜歡大量留白,但那樣的美感設計往往在台灣的文化裡就會很像是在辦喪事,這是長輩們很避諱的。像是我們的布袋是白色的,日本人來買都很喜歡,但台灣人送禮幾乎不可能用白色布袋很忌諱。另外,日本人喜歡黃光,但因為醫療關係我們必須使用自然白光,比較多是這種文化的落差,但大致上都有共識。
手工門把
實際執行方面,日本建築師會有自己的工班團隊,但是來台灣必須使用台灣工班,在溝通執行後會發現許多文化問題,比如說台灣洗手間的門一定要做「門檻」,要「有窗戶」,但日本設計沒有門檻也不開窗戶;還有手工的門把和吊燈都是台灣找不到工匠製作,只好去日本扛回來的藝品。
手工吊燈,每一盞都不同
存放中藥材的玻璃瓶,也都是請工匠維持傳統手工製作,每個瓶身都不同
|覺得翻新之後的店面對藥鋪的形象帶來什麼影響?
之前有一位男同學以為這裡是咖啡店,進來坐下就開始打電腦,我們覺得這樣很有趣,也就照常奉茶沒有多做解釋或請他出去。對我們來說希望與時並進,保留藥行的精神但更符合現代。也期盼古中醫的形象可以在當代有屬於現在的親切面貌。有些人說我們很不像中藥行,說我們像咖啡廳,但我們認為那也沒關係,我們希望創造一個讓大眾能與中醫接觸的機會,親近它、了解它、讓它走入你的生活。因此,不排斥、有好感是很好的第一步,讓大家對中醫的刻板印象慢慢消除。
畢竟前人傳承千年的智慧是非常值得我們參考與學習的,甚至中醫的理論裡比我們想像的更前衛,像是現在流行的養生之道,其實千年前古人就這麼做了。
|雖然是中藥鋪,不只店面還有商品包裝與設計都非常新潮,為什麼會想走這個路線?
希望中藥行符合現代社會的面貌,試圖找出古典與當代的平衡,設計上其實也就是當代的設計概念,但與古中藥結合後,碰撞出不一樣的文化體認,這種衝突是有趣的。
我們認為中醫在每個時代都可以有屬於它的樣貌,不只是視覺上的設計,醫療的服務上我們也希望與時代並進,我們講究的是中醫融入生活,如何讓人體驗生活中的中醫,去感受中醫可以有各種不同的可能,中醫是可親近的,舒服的,因人而異的,希望在各種多領域跨界的體驗中,渾然天成的,自然而然的與之相遇。
圖文提供/意一堂中醫診所
採訪編輯/艾莉歐
想追蹤更多設計、藝術與生活類報導嗎?點選瘋設計LINE生活圈加入好友,帶你欣賞更多精彩創意!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