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娛樂

劉天蘭:銀幕裏的西裝(一)

明周娛樂

更新於 2021年11月27日05:14 • 發布於 2021年11月27日02:00

最近被邀在《土生洋相—香港手工西裝發展史》展覧中做講座,西裝乃世界性日常男士服裝,是門大學問,該從哪兒說起?結果決定聚焦於銀幕裏的西裝。

香港的手工西裝以「平靚正快」馳名四方,則必需知道它走過的歷史道路,這城作為英屬殖民地,自然變成中西文化匯聚交流地,上世紀四十年代南下移民潮將十里洋場上海的商人、文化人、電影人連同手上有好功夫的洋服裁縫師傅們帶來香港,使西裝洋服融入本地生活,普遍成為正式場合著裝打扮,由於它反映社會階層經濟教育情況,以致有先敬羅衣後敬人的勢利象徵副效果。

五六十年代香港電影業蓬勃,是主要的大衆娛樂,無論國粵語片或西片,明星演員們身穿西裝在銀幕上說着不同的語言,例如一九五三年的《羅馬假期》中演記者的Gregory Peck,把一身西裝穿得文質彬彬瀟灑非凡,同年粵語片《光棍姻緣》中一代丑生王波叔梁醒波身穿一襲體面的西裝,然後大唱「擔番口大雪茄,充生晒認經理,撈世界要醒目,一於當玩把戲!」一曲深入民心,西裝的意義何其不一樣。

張活游在一九五四年的《父與子》中演一個貪慕虛榮的窮父親,拚命以西裝把小兒子阮兆輝包裝為少爺仔巴結有錢同學,幸好後來覺悟前非;一九六二年首現由Sean Connery主演的占士邦電影,以經典英國倫敦Savile Row出品的精工西裝作戲服,做特務做得真高級真有型;傳統戲曲表演中有個特色—女小生,轉移到香港大銀幕時出現了反串小生的任姐任劍輝和梁無相等女演員身穿西裝和女主角們談情說愛。以上例子,是西裝在銀幕上出現的種種不同型態和語言,是不是很豐富?

六十年代邵氏電懋的國語時裝片題材故事比較中產,西裝洋服經常出現,官仔骨骨的陳厚、曾江、雷震、張揚等在銀幕、官方宣傳、或隨片登台經常以筆挺西裝瀟灑示衆;隨着粵語時裝及青春歌舞片的出現,呂奇謝賢胡楓張英才的時髦西裝形象也頻頻登場,當年南北影壇小生們要迷倒萬千女影迷,少不了在銀幕上下用西裝作道具。

說到迷人,絕對不能漏掉一位真正的官仔骨骨少爺仔,他的父親是上世紀三十年代有香港洋服大王之稱的張活海,少爺仔長大後風度翩翩,在八九十年代的電影作品中留下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形象,包括一九九一年的《縱橫四海》中身穿西裝的動作連場,一九九六年《金枝玉葉2》的踢死兔造型,正如霑叔黃霑在他的告別禮上說:「張國榮就是俗世佳公子。」

說銀幕裏的西裝那能不提到周潤發?且看下回分解。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