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根據衛生福利部的統計,103年台灣有19,400人因心臟疾病死亡,平均每27分5秒就有一人因心臟病發作而死亡。
高溫脫水 夏天也會心肌梗塞
急診科醫師王宗倫指出,心肌梗塞容易發生在氣溫快速下降的時候,氣溫下降幅度越大,心肌梗塞的發生率相對增加。就趨勢上來看,冬天發生心肌梗塞的機率仍較夏天來得高。
溫度變化對心肌梗塞的發生是個不利條件,但脫水的影響也不容忽略,因此,心肌梗塞就容易在炎熱夏天發生了。尤其高溫之下,會加速人體新陳代謝,加重心臟負荷,心率也會加快,容易出現血管供血量不足的情況,因此,若長時間處於高溫下,大量流汗,但水分又攝取不足,還會出現脫水的狀態,進一步使得血液濃縮,易形成血栓,提高血管阻塞的風險。
由於高溫與脫水對心臟是個危機,王宗倫提醒民眾,即使在炎炎夏日,也千萬不要輕忽心肌梗塞的威脅。一旦有不適症狀,務必盡速就醫。
胸痛是心肌梗塞發作典型症狀
王宗倫表示,胸痛是心肌梗塞發生時的典型症狀,病人如同被大石頭壓住胸口般,出現呼吸不順、冒冷汗、臉色蒼白,且出現轉移性疼痛。疼痛感會延伸到下巴,有些人會誤以為是牙痛,也可能延伸到左肩、脖子,誤以為是關節方面的問題,或是出現上腹部疼痛,被誤以為是腸胃不適。
值得提醒的是,即使胸悶是心肌梗塞的典型症狀,卻只有不到半數的患者會出現此表現,亦即有半數以上的病人發生心肌梗塞時,並未出現自覺症狀。
尤其糖尿病人、年長者,因神經功能病變或退化,也或許是女性因習慣忍耐,對症狀的表現相對不敏感等,都可能讓病人在心肌梗塞發作時,全然沒有感受到明顯的不適症狀。
中暑與心肌梗塞大不同
心肌梗塞發作時,會出現冒冷汗、臉色蒼白等表現,在炎炎夏日是否可能被誤以為是中暑?對於這一點,王宗倫倒不擔心。即使民眾認知的疾病與醫學的定義並不相同,但病人送醫後,醫師還是可以清楚辨別。
中暑是指病人因體溫調控機制失常,導致昏迷,與心肌梗塞大不相同。王宗倫指出,雖然中暑嚴重脫水時,病人會出現心臟不舒服的現象,例如心跳加速、心悸等,但多半不會出現胸悶這類心肌梗塞的典型症狀。
(文章授權提供/常春月刊)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