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街知巷聞:禾坑村 李氏客家拓荒誌

明報

更新於 2020年07月18日18:18 • 發布於 2020年07月18日20:30
樓高兩層的古宅發達堂現為民居,據說居住者為建屋的李道環的後人。(潘曉彤攝)
樓高兩層的古宅發達堂現為民居,據說居住者為建屋的李道環的後人。(潘曉彤攝)
下禾坑的祠堂外,利用圍牆整面牆身展示的山水畫氣勢斐然。(潘曉彤攝)
下禾坑的祠堂外,利用圍牆整面牆身展示的山水畫氣勢斐然。(潘曉彤攝)
上禾坑的祠堂圍牆有兩個入口。(潘曉彤攝)
上禾坑的祠堂圍牆有兩個入口。(潘曉彤攝)
上禾坑圍牆內的李氏祠堂旁邊建有民居。(潘曉彤攝)
上禾坑圍牆內的李氏祠堂旁邊建有民居。(潘曉彤攝)
禾坑從前有大片稻田,現只見青草。(潘曉彤攝)
禾坑從前有大片稻田,現只見青草。(潘曉彤攝)
上禾坑祠堂圍牆的另一入口寫有「李氏世居」。(潘曉彤攝)
上禾坑祠堂圍牆的另一入口寫有「李氏世居」。(潘曉彤攝)
鏡蓉書屋逢周二閉館。(潘曉彤攝)
鏡蓉書屋逢周二閉館。(潘曉彤攝)

【明報專訊】禾坑,挾着稻香的金黃色名字。從沙頭角公路拐進標示「下禾坑村」的路口,眼下沒有稻田,但見青鬱一片。村中有小徑,通往相連的上禾坑村。

古蹟發達堂 後人居所

下禾坑地勢平整,據同行的彭玉文描述,這裏本是峽灣,我們身處之地都是填海而來,而這一帶田地最多,種植大量的禾,因而得名。如今村中看不見禾田,而有大片野草,還有仍未傳出花香的野薑花。穿過野草間的小路,在下禾坑的祠堂門口,左右各停泊着一輛私家車,蓋上灰色遮光布狀如忠誠的守護神。被車擋住的寬廣牆上,兩幅山水畫難得地巨型,利用整面牆身描畫旭日下的崇山峻嶺。

祠堂不遠處,已能清晰看見牆身被年月冲刷成灰黑的客家大宅──發達堂。大宅以青磚、木材以及現代的鋼筋混凝土建成,樓高兩層,建有綿長的人字瓦頂,上下兩層皆有柱廊,樓上護牆有卷雲狀的三角山花裝飾。據記載,發達堂由上禾坑建村者李德華的第七代後裔李道環於1933年興建,建成80年後獲列為法定古蹟。未知其背景的當天,在一段距離外仰望,辨出這座龐然建築褪色的名字時不禁失笑,能如此直白地道出心裏所願,當下也許不容易了。

年輕時李道環前往越南謀生,後來與家人衣錦還鄉,兒子李鈞蘭是沙頭角區內舉足輕重的領袖,曾獲港督委任為沙頭角區三名「諮議」之一,非常架勢。時至今日,發達堂仍是李道環後人的居所。這天我們經過屋外,一雙夾在繩上被風搖晃的袖子本是僅見的人迹,但我們的腳步可能太沉,又或踟躕的身影入侵了窗內的地上,裏面被打擾的人出來詢問究竟。雖是法定古蹟,也始終是民居,不能隨意參觀。

鏡蓉書室 昔日名校

連接兩條村的是一條有護欄的5分鐘小路。上禾坑的宗祠有兩個入口,祠堂兩側,在同於圍牆內的空間罕見地建有村屋。藝人胡杏兒2015年底下嫁的圈外男友正是上禾坑的原居民,翌年初兩人專程返回此李氏祠堂舉行「拜堂」儀式。

上禾坑的鏡蓉書屋位於村中一角的石梯上,疫情下並沒開放。聞說這間「卜卜齋」因為曾出產秀才,能教出文武雙全的學生,昔日遠至坪輋,甚至深圳的村民都會遠道而來寄宿求學。網上搜尋「鏡蓉書屋」,看見有媒體封此為「最無人氣法定古蹟」,如今學校重門深鎖,特地前來的罕見遊人也無法親歷內裏格局如何。

文、圖 // 潘曉彤

……………………………………………

生態圈:風水人和與精衛魂魄

十七世紀下半葉,客家人來新安縣拓殖,其中一批落籍沙頭角海沿岸。此區多山,耕地零碎分佈海邊山谷,被一家或數家進駐開墾,一代之後,土地耗盡,再無法增加農產養活更多人口,因此不能如西部平原那樣衍生成大族。萬屋邊之後開始下斜落海,海背嶺與麻雀嶺之間,本是沙頭角海內灣,早來的都會選擇高地建村,遲來的只好選灣邊低地。狹長海濱沿岸,原本是紅樹林,客家人砍為田地,防風消浪和固岸護堤功能消失,地形因素使刮颱風或發大潮時,容易為海水灌注,淹浸田舍。

填海為家精衛魄

有關禾坑,此前讀過的著述說,李德華、李權林父子,得風水奇才李三友提示在禾坑立村,又說李權林二子李捷榮是李三友徒弟,帶領4個兒子,1730年堵海做田八份半,子孫8人一人一份,半份給堤壆水閘看守人,李族因此財富廣增。近日讀夏思義及李文業文章指出,客家人初來埗到的第一代,通常無資產建屋買地,只能搭建臨時建築物,積蓄到第二代,才有能力建永久房屋。論文指李權林是在晚年聘用李三友選定建村及祠堂位置,死後才由孫李捷榮分別在1720年及1730年,建造頭角村及下禾坑村。更有力的證據來自塘肚村張氏集賢堂臉書:一世祖自沙頭角遷鹽灶下村,張氏三子積蓄至1748年合資在浪尾買十斗種田地,張氏長子其後與禾坑村、大塱村、麻雀嶺等村合作,在三門灘,即今鹿頸路口至海背嶺山崖築堤壆,防止海水灌注,造鹹田地八份半。張洪爵祖與鹽灶下村林氏祖先,以「林洪爵」名分得鹹田地一份。

人和勝天共主出

查到資料說禾坑李捷榮長子在1750年建大塱二村,相信村址便是在其中一份地上,與上述資料結合來看,三門灘堤壆工程在1748至1750年內完成,符合夏思義指禾坑造地在18世紀中期一說。想深一層,三門灘長壆逾半公里,豈可能只靠李氏父子5人完成。中國神話精衛鳥銜微木以填東海,微木一放,即被波浪捲走,人界對比天界力量懸殊,可是如果把選址改在三門灘,把填海縮為填壆,借河流沉積替代人力,成功造地是可期的。在堯舜時代,大禹治河成功,昂獲禪讓為共主。今日只提禾坑造地而不提其他客家村落,是因為李捷榮是建壆工程的倡議及統籌人,成為共主而獨佔話語權?精衛填海固然精神可嘉,可是要是缺乏合作伙伴及堤壆工藝,便沒有可能成功。李三友把精良的築壆工藝,由富庶的珠三角帶來沙頭角海窮鄉僻壤,本來是大族才支付得起的造地費用,李捷榮憑人力眾籌而解決,鄰近缺地的臨海客家村落仿效,如南涌、鳳坑、谷埔。共主一席,對禾坑而言,雖無名歸而實至?

風生水起盤谷格

夏思義及李文業指出,李三友在1720年向李捷榮發出的13條風水指示,主要是建立頭角村、祠堂、狐狸吊頸瀝風水林的建議和守則。論文所附1730年地圖顯示,鄧姓禾坪仔、曾姓橫翁排、何姓何屋輋已廢,只剩鄧氏老圍。老圍是因為被狐狸吊頸瀝風水林區隔,並阻隔了通往狹谷北端的通道而被迫遷走,並非是李三友在祠堂擺風水陣令鄧氏家道中落。我懷疑李文業是禾坑李族後代,運用家傳秘密檔案,寫成論文。1730年後,李族繁榮,分枝多處,是風水之力,還是因為言行流露共主氣度,得谷內村落尊重,所以無往不利,易於自證預言?本土旅行名宿黃佩佳1930年代訪禾坑,遇庠生耆碩李善餘,讚「德行之純,為村人所風範焉」,可見村威猶存。沈思編校《香港本地風光》(2017年)〈新界百詠〉收黃佩佳禾坑篇:「可稼可宮惟所請,李生猶有願之風」。韓愈《送李願歸盤谷序》在我中學年代曾收為課文,知道黃佩佳把李善餘比作李願、將海背嶺之陽禾坑谷,與太行山之陽盤谷,互相對照。於是,禾坑風景是:泉甘而土肥,草木叢茂,宅幽而勢阻;禾坑的經濟是:採於山,美可茹;釣於水,鮮可食;禾坑的人文是:隱者在此盤旋,野處窮居,升高而望遠,坐茂樹以終日,濯清泉以自潔,起居無時,惟適之安;此皆「大丈夫不遇於時者之所為也」,正中黃佩佳心景。

文 // 彭玉文

……………………………………………

掌故:鏡蓉書屋 秀才輩出

禾坑村位於北區沙頭角鄉,是上禾坑、下禾坑和禾坑大朗的合稱。昔日這裏的谷地水坑,禾田遍野,故有此稱。在1819年編的嘉慶《新安縣志》,記載為官富司管屬的客籍村落。1899年,駱克接收新界報告中,記錄禾坑是有260人的客家村。

禾坑是李氏的客家村落。清朝康熙初年,原居廣東博羅橫壠仔的李德華公與兒子李權林,在清廷招懇時來到此地,他們得堪輿師李三友指示,在這裏擇地建村。建村時禾坑除了李氏外,尚有鄧、何、曾三姓,但由於李氏人口繁衍,他們相繼離去。李德華被稱為落擔祖,他的3個孫兒分家成為三大房族,長房及三房在上禾坑,二房在下禾坑。

今天的禾坑村民大部分已遷離,村屋依然,遺留不少歷史文物,現在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蹟的便有兩處:

1991年列為法定古蹟的「鏡蓉書屋」

上禾坑的鏡蓉書屋是一所書塾,相傳建於清初,18世紀的乾隆年間曾大規模擴建,1872年再次重修,今天鏡蓉書屋門額,便刻上了同治十一年(1872年)的記錄。據說鏡蓉書屋曾經培育很多秀才,是沙頭角區的著名學府,書屋開放給公眾參觀。

2013年列為法定古蹟的「發達堂」

建屋的李道環,年輕時在越南謀生致富,衣錦還鄉後,1933年在下禾坑興建這幢樓高兩層的「折衷主義」民居建築。李道環的長子李鈞蘭是上世紀戰前沙頭角區內的社區領袖,雖然建築被列為法定古蹟,但由於仍有村民居住,所以不能進內參觀。

除此之外,上禾坑的李氏世居、永吉堂和下禾坑的二房祠,雖然近年重建後被剔出評定的歷史建築名單,但其結構佈局仍保留傳統的客家文化。

文 // 沈思

【Ways of Ruralist Seeing(20)】

編輯 // 蔡曉彤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