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新聞

李強︰中國經濟長期向好基本面不變 將推動高質量發展

商台新聞

更新於 03月25日04:50 • 發布於 03月24日04:55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舉行,總理李強發表主旨演講。他指中國過去一年頂住外部壓力、克服內部困難,圓滿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經濟回升向好的態勢持續鞏固增強,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加快成長壯大,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

李強指,當前國際環境發生深刻變化,世界經濟發展面臨許多嚴峻挑戰,中國將以務實有效的行動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世界經濟復蘇和穩定發展注入更多確定性和正能量。他又指,將加大宏觀政策調節力度,著力擴大內需,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大宗耐用消費品以舊換新;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堅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統籌推進傳統產業升級、新興產業壯大、未來產業培育,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李強又表示,中國經濟已與世界經濟深度融合,將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進一步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著力提升政務服務效能,依法保護各類企業合法權益,穩步推進制度型開放,不斷以更高水平的開放連接世界。他說更加開放的中國,必將為世界帶來更多合作共贏的機遇,願同世界分享中國持續發展的大機遇。

法改委:有信心有能力實現經濟社會預期目標

國家發改委主任鄭柵潔表示,從今年經濟運行情況看,隨著宏觀政策持續發力顯效,中國經濟開局良好,生產穩中有升,需求持續恢復,先行指標繼續向好,有信心、有能力、有條件、有底氣實現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

鄭柵潔指出,正落實加快出台2024年版的外商投資准入負面清單,全面取消製造業外資准入的限制措施,繼續支持一批重大的外資項目建設,強化項目的要素保障,擴大數字產品等市場的准入,大力推動數據開發、開放和流通的使用,並加快布局未來的產業發展,開闢量子技術、生命科學等新賽道,開展人工智能+的行動。

格奧爾基耶娃;中國持續成全球經濟增長關鍵貢獻者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舉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在發言中表示,中期而言,中國將繼續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關鍵貢獻者,雖然生產率低增長和人口老齡化將抑制經濟增長,但同時也存在機遇,依靠改革措施,中國的增長速度可能會比現時更快。

格奧爾基耶娃指出,中國在人工智能準備方面處於新興經濟體前列,數字基礎設施提供了先機,建立健全的人工智能監管框架,並加強與其他國家的創新經濟聯繫,將有助中國進一步發展,但要成功轉型並不容易,認為中國現時由高增長轉到高質量增長是正確的道路。

格奧爾基耶娃提到,全球在未來一年需要謹慎調整貨幣和財政政策,以確保經濟軟著陸,在保持穩健增長的同時,降低通脹。她表示,IMF預計今明兩年全球的經濟增長仍將超過3%,通脹率將持續下降,亞洲的通脹率沒有像其他地區大幅上升,下降的速度亦快,因此亞洲的利率沒有大幅上升。

總理李強發表主旨演講
總理李強發表主旨演講
格奧爾基耶娃
格奧爾基耶娃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