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財經

「檸檬市場」沒有檸檬!美國二手車「次貨市場」

經濟一週

更新於 2020年02月04日21:17 • 發布於 2020年02月05日05:17

「檸檬市場」(The Market for Lemons)是指專門賣檸檬的市場?還是有甚麼其他含義?原來簡簡單單的一個檸檬背後大有文章。
撰文:Smart ED編輯部| 圖片:iStock、中新社
在美國俚語中,檸檬(Lemon)是指「次貨」或無用的東西,相反,蜜桃(Peach)則指受歡迎、優質的東西,引申到經濟學上,「檸檬市場」就是「次貨市場」。「檸檬市場」是由美國經濟學家、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佐治•阿克洛夫(George Arthur Akerlof)教授,於1970年時發表的論文《檸檬市場:品質的不確定性和市場機制》(The Market for “Lemons”: Quality Uncertainty and the Market Mechanism)之中首先提出。他用二手車買賣作例子,以香甜可口的蜜桃來比喻狀況優良的二手車,用酸澀苦味的檸檬來形容狀況欠佳的二手車。

檸檬比喻次貨

當買方與賣方的資訊不對稱(Asymmetrical Information)時,即是賣方持有的商品資訊較多,有機會誇大商品的賣點。而買方因缺乏資訊,無法知道商品的品質,唯有壓價,以減低倘若買到劣質商品時所受的損失。與此同時,賣方亦不願意以過低價格出售狀態尚好的商品,最終導致低質素的商品充斥市場,高質素的商品在市場上消失,大有經濟學另一個理論「劣幣驅逐良幣」(Bad Money drives out good)的意思。「檸檬」最初是指質素不佳、有瑕疵的二手車,後來被引用到其他商品、甚至是投資市場,成為一個適用於不同產品買賣的經濟現象。

檸檬市場沒有檸檬 美國二手車「次貨市場」
檸檬市場沒有檸檬 美國二手車「次貨市場」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