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新聞

垃圾收費|物管業界:從市民角度 垃圾收費應一再押後

商台新聞

更新於 05月24日02:40 • 發布於 05月23日02:50

政府本周商討垃圾收費政策的走向,下周將向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交代上月起先行先試收集到的意見,以及媒體反映的情況等,並解釋政府的整體想法和做法。

物業服務公司協會主席潘建良表示,暫時未知試行計劃何時結束,指從市民角度,會覺得垃圾收費應一再押後實施,但當局要提供押後的具體日期,並承諾在推出足夠宣傳和教育工作後,一定會適時落實。他又指,問題歸根究底是市民的環保意識未夠強,若70至80%市民普遍懂得從源頭分類,並會設法「化廢為寶」,就是適當的推行時機。他形容一切只是事在必行,未必要用數以年計的時間改變市民習慣。

連翠邨仍只得20%住戶用指定袋

身兼柴灣連翠邨物業管理董事總經理的潘建良在本台節目說,連翠邨是試點中唯一的公屋,試行大約一個半月之後,仍只有約20%用戶有使用綠色指定袋,其餘住戶就似乎未有改變使用普通白色膠袋的習慣。他表示,若有用戶不用指定袋,無論人數佔比高低,清潔工都需要逐層揀出用白色袋的垃圾,再以大型指定袋「包底」,變相加重清潔工的工作量、延長他們的工時。

潘建良又指,在垃圾量特別多的日子,物管公司需要從鄰近大廈調派額外人手,協助將垃圾分類;而最令物管公司頭痛的是,有住戶「為求生計」,不用指定袋,甚至四處亂掉載著垃圾的白色袋,清潔工就唯有用指定袋包裹,導致物管公司成本增加。他說,同類情況若發生在公屋,政府都可以考慮補貼物管公司;但在私人樓宇,就要由「乖的業主」補貼「不是太適應的業主」。

被問到是否同意8月率先在公屋落實垃圾收費安排,潘建良形容要再考慮,指即使物管公司順應政府要求,當局都要清楚說明相關支出和費用的責任,例如是採用「包底」抑或「實報實銷」模式。

劉國勳籲勿強推垃圾收費 否則或引起混亂及反彈

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主席、民建聯劉國勳認為,先行先試計劃曝露了不少問題,很多市民都覺得現時並非合適的推行時機,若政府強推垃圾收費只會引起混亂和反彈。他表示,市民對垃圾收費的認識仍不足,前線清潔工人亦面對一定困難,加上回收設施尚未完備,經濟狀況未明朗等,若如期在8月1日落實安排,將對商戶及住戶構成壓力。

劉國勳表示,既然政府認為垃圾收費的初心是推動回收減廢,指徵費是手段而非重點,就應該吸納意見和調整策略,先加強宣傳教育和做好回收配套,反而是重視民意和負責任的做法,而非下台階。他又指,若政府決定再押後實施垃圾收費,就只需在取消現有法例的生效日期,毋須急於設硬性指標或新生效日期,強調法例仍然會一直保留。

潘建良指從市民角度垃圾收費應一再押後
潘建良指從市民角度垃圾收費應一再押後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1

  • David Lai
    劏房戶ノ侵占公屋嘅新移民家庭。呢D大部份是扶貧目標。佢地教育水平不高,你要灌輸環保慨念,又要叫佢地買環保垃圾袋,談何容易!
    05月23日07:08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