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不少業主願意拓寬議價空間,多個屋苑出現減價幅度高達7位數字的減價筍盤,不少有意置業人士「心郁郁」想上車。置業是人生大事,有買樓計劃的人士可考慮以下置業貼士後,再決定是否上車。
長線供樓方案
置業不但能解決生活住屋需要,更能視作長線投資策略,除了等樓市升值後沽出物業,更可持有現有物業至退休後,透過安老按揭計劃(逆按揭)每月套現作生活費之用。所以每月供樓開支可當作月供投資概念,而租樓的租金支出則不會帶來任何投資價值。如果財務實力良好的人士,在市況調整之時,不妨物色優質單位作中長線投資。
如果想在現階段鎖定利率,可運用定息按揭貸款試驗計劃,減低供樓人士的利率波動風險,提供不同長線供樓方案。香港住宅剛性需求仍然強烈,長遠仍能健康發展,只要本身財務實力深厚,不妨部署置業。
衡量長遠負擔能力
置業是長線的投資計劃,所以必須衡量長遠負擔能力。按揭買樓要求通過供款與入息比率及壓力測試,可利用按揭計算機,輸入心儀單位的樓價、按揭利率及還款年期資料,便能知悉符合供款比率及壓力測試的最低要求,下一步再考慮手上是否有足夠儲備應付按揭還款,以及現時職業是否能穩定應付未來數年供樓開支。如果預計較為吃力,可選擇較低價的物業,直至收入增加後再換樓。
未來人生計劃
如果未來人生計劃有住屋需要,例如要成家立室,或者家庭加入新成員,需要為家人提供穩定的居所,可趁近日業主議價空間擴闊入市。租樓雖然毋須支付首期費用,但業主有權隨時在死約後加租或中止租約,每次搬屋引起不少麻煩,例如需要聘請搬屋公司、舊址傢俬未必適合新址放置需要重新購買、入伙前清潔、裝修後清潔等,成本涉及數千至幾萬不等,浪費不少開支。
近年經濟條件不理想影響,旅遊、零售及飲食業最受打擊,置業人士要為自己的財務狀況做好風險評估,例如自己是否屬於敏感行業?職位是否屬於高危一族?如果擔心行業風險大,可留待疫情明朗化後再部署置業計劃。
不少員工不得不放無薪假,亦會影響銀行審批按揭結果。如果員工每月放四日無薪假,對其按揭影響一般較微,最多只在入息打折扣,但如果要放整整一個月無薪假,銀行對相關申請人態度可能較為保守,有機會影響最終按揭審批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