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40多歲男子常以便當、宵夜當晚餐方式裹腹,日前因腹痛、腹脹就醫,竟發現1顆如桌球大的腫瘤塞住腸道,已是第3期大腸癌,對此,醫師表示,男子飲食充斥著炸排骨、含糖飲料等高脂高糖食物,導致腸道慢性發炎、形成腫瘤。
根據《中時新聞網》報導,收治病例的義大醫院一般醫學外科主任、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陳致一表示,上述男子是名工程師,工時長、壓力大,三餐多是買個排骨便當,或很晚下班時,買個炸物,配可樂、手搖飲解決,很少吃蔬果,這也是很多忙碌上班族的飲食習慣。
陳致一表示,男子在發病前3個月,開始出現排便行為改變,原2、3天排便1次,變成1天大2、3次,每次只大一點點,大完還是很想大,肚子也常感覺悶脹,這已是大腸癌警訊,但他未在意,發病當天他與朋友聚餐,吃完後肚子脹痛到不行,又解不出便,因此到義大掛急診,經安排電腦斷層、腸鏡等檢查,發現男子的乙狀結腸處有顆直徑近5公分,如桌球般大的腫瘤塞住腸道,當下為男子先開人工肛門,助其排出一肚子大便與緩解腹脹,後續再安排達文西手術,切除部分腸道與腫瘤,病理結果顯示為第3期大腸癌,癌細胞並擴散到淋巴結,後續已展開化療療程。
陳致一指出,男子沒有大腸癌家族史,也沒有抽菸喝酒等不良習慣,但長期吃炸物與甜飲等高糖、高脂、低纖維飲食型態,可能是其誘發早發性大腸癌(50歲以下大腸癌)危險因子,有研究發現,高脂肪、低纖維的飲食,會改變腸道菌群,導致腸道慢性炎症,增加腫瘤風險。
為此,陳致一也建議,想要預防大腸癌,應少吃紅肉和加工肉類,增加蔬菜、水果和全穀物的攝取。減少含糖飲料,多喝水或無糖飲品,鼓勵地中海飲食或以植物為主的飲食型態,以促進腸道有益菌生長,若有排便習慣改變,例如原便秘變腹瀉、大便變細,解便後還有便意等情況,要視為警訊、及早就醫。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