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甲車,我們可以從裝甲車身上學到甚麼呢?這些車到底所為何來,作為日用車又有多稱職呢?不如飲杯茶慢慢傾吧。
Words: Tom Ford / PICTURES: Dean Smith / Translation: Tony
林肯郡,斯坦福。據告示板所稱,這裏是「英國最優美的喬治時代城鎮」,大概也是最不可能用得着裝甲車的英國城鎮。撇開當地針織圈子偶爾爆發的小風波,或者鄰里守望組織之間出言格外尖酸刻薄的地盤爭奪戰不談,這裏根本沒有裝甲車用武之地,不過Plasan SandCat MkIV的淺褐色沙漠塗裝至少與這一帶的蜂蜜色沙岩十分相襯。儘管重達七噸半,外形又饒富科幻味道,這部用複合材料製造的「輕型戰術裝甲車」融入古樸城鎮的效果其實超乎你所想。點都好啦,我們反正已經來到這裏,就順其自然吧。
動用這麼過剩的火力去一個氣氛中人欲睡的市集城鎮徐徐閒蕩,似乎是奇哉怪也的行徑,但我這天打算用溫和手法把這件龐然巨物當作日常代步工具使用,評估一下它應對市井紅塵的能力,而不是探究此車較常出入戰區執行任務的本事。為此我必須用它去超市購物,去健身室做運動,置辦一些狗糧,用柴油打滿油缸(135公升,我的荷包肯定不會覺得無聊),如常上落班通勤,中途去我家附近的酒吧嘆一杯午前咖啡,總之就是做我平常會做的事。由此引伸的一大理性問題不外乎三個字——為甚麼?
因為大家可以從中得知汽車今後的前途,儘管這個答案顯然違反常理。
很荒謬吧?一般汽車和這種設計成能夠承世間最糟糕事物的巨無霸根本風馬牛不相及,何況這些糟糕事物有時更會以字面意思所指的子彈速度殺埋身。但話說回來,Fiesta的附加配件清單上雖然找不到12.7毫米遙控Browning機關槍、安裝於車頂艙口(正式名稱叫cupola)的額外GPK(gunner protection kit,炮手保護套件是也)、六個用於那個……嗯,大範圍掃射的「大範圍掃射銃眼」,不過可以裝上這些武裝的SandCat開起來其實不像它的外表那麼嚇人。
好吧好吧,它的車門的確很重,重到足以一夾便夾斷手指,車窗之厚足以抵禦小型火器射擊,車身全長幾達6米,闊逾2.3米,高逾2.5米,轉向直徑達16.6米,但這一切不外乎以貌取車,根本不是適應不來的事。泊車也許會令人有點不安,畢竟盲點範圍大似法國,但那些彎彎曲曲的角形車窗所提供的視野其實比你所想還要闊,何況車上標準裝有倒車鏡頭。另外有一點不可不提,SandCat雖然不是Bertie Arms酒吧停車場上身手最敏捷的汽車,開起來卻很像一部滿載貨物的福特Transit,儘管這些貨物重似厚厚包上一層鈾的鉛錠。但我們最感興趣的並非SandCat的尺寸大小,而是其設計和構造背後的理念對你我未來日常駕駛的汽車可能帶來一些重大影響,原因主要關乎此車所用的物料和製作方法。
那麼這件令人望而生畏的機器到底與現實生活有何關連呢?係咁嘅,SandCat建基於美國版福特F-Series重型卡車的車架,但車架和傳動系統並非這裏的重點,畢竟力能產生330bhp和100.3kgm的6.75公升柴油V8談不上科技尖端,底盤以上的部分反而更有意思。為了說明這一點,我輩得拜託一位叫Nir Kahn的仁兄幫忙解畫。因為他是SandCat的設計者,而且胸中有一些非常有趣的念頭,當中可能藏有裝甲車對你我在2030年駕駛的汽車有何影響的玄機。
「觀乎歷史,重型裝甲車一向是焊接大鐵箱,重量較輕的品種會把裝甲板鑲進常規汽車的單薄車身金屬板內,或者乾脆用螺栓固定於車身上,施工對象可能是吉甫、Humvee,或者Mark Riccioni那部民用7系(請看後面闢欄)。」Nir說道。
「SandCat其中一個創新之處,是我們稱作kitted hull(套裝化殻體)的架構概念,箇中精髓在於車體並非裝甲焊接成的大鐵箱,而是用螺栓和黏合方式組裝。此法既容許我們運用包括複合物料在內的不同材料製作車體,又有利我們在合乎成本效益的前提下達至相對高的產量水平。我們的做法不是在車上加添裝甲,而是直接用裝甲製作汽車,所用材料通常有夾層式金屬板和複合物料,要求更高保護水平的話更會動用陶瓷。由於不再受到非裝甲車輛原有的幾何設計局限,我們還可以用設計手段優化車身角度和平面,藉此盡量發揮物料的功效,生產上同時兼顧削減重量和成本,同時完善車上的人體工學設計。錦上添花的話就是在過程中把車輛設計得賞心悅目,或者至少賦予它們一個與用途相稱的造型。」
直接用複合裝甲製造裝甲車,而不是把裝甲安裝到現成車身上,這樣做似乎十分有理。因為把整部車變成裝拆式套件,一有需要便可以隨時打包裝箱快捷方便地運送到世上任何地方。把車體弄成一段段,不但方便你更換受損部位,還可以造出更輕更堅固更易於維修的裝甲車,這樣一說不是和你我的日常駕駛生活息息相關嗎?
接下來再次有勞Nir。「用宜家組合櫃的方式製作裝甲車,概念乍聽好像很簡單或明顯不過,實踐過程其實涉及非常先進的模擬和分析技術,還得進行大量破壞性測試,因為這些車輛必須承受得了地雷襲擊。我們會把撞擊測試用的假人放到車上,然後用真正炸彈爆破車輛,以便量度乘員承受的加速力和衝擊,從而推斷受害程度,情況如同NCAP測試,只不過手法上更加火爆。」
所以當你逐一細數這天在斯坦福優哉悠哉游蕩的SandCat有何妙處,便會赫然發覺設計裝甲車原來和大家對日常用車的要求大有關係。用複合材料製造輕巧堅固又容易維修的高效率構造,此一招在其他需要承受衝力的東西上也能大派用場。這些東西可能是汽車、電燈柱,或者牆壁。既然連爆炸力都可以卸掉,同一構造在撞車事故中亦理應有用。就算真的不幸撞車,模組式結構亦代表你可以簡簡單單進行局部維修或更換,保險收費最終也會隨之下降。這種情況也許有點奇怪,但卻是正在發生的事。
「乘用車正經歷類似的基本設計變革。用了一世紀焊接鋼製單體式車架後,許多汽車現已採取多種材料混合使用的手段,把鋼鐵、鋁材和複合材料等等另類物料共冶一爐,用黏合方式固定各個部分,再用鉚釘之類額外鎖緊。預測複合構造物承受爆炸力時有何反應的知識和心得,現已應用於確保新一代輕盈車體能夠熬過撞車意外,最終達成救人一命、削減重量和遏抑成本的三贏局面。」
覺得這番話似曾相識嗎?其實今天所有跑車製造商都會用到這類說法,儘管他們較少引用地雷或火箭榴彈炮防禦存活率。其影響所及亦不限於物料科學和應用效率,汽車外形亦可能因此發生根本變化,因為一旦革新筋骨,美學設計也可以相應蛻變。
「想用成本效益更高的方法運用複合材料,務須從根本上重新審視我們設計汽車的方法,必須挑戰許多約定俗成的假設,甚至包括美學方面的成見。汽車之所以一身光滑車漆,皆因車身用模壓金屬製造。如果車身不是用模壓金屬製造,又有甚麼理由要把車身弄成金屬製品一樣呢?這個變化過程會非常緩慢,不過隨着我們把技術轉移到乘用車上,它們便會愈來愈安全、輕盈和高效率。」
核心意義?就是說我們正在從一個意料之外的角度觀看技術革新的可能性。不要理會賽車運動慢似吊鹽水的技術轉移了,因為比諸一級方程式之類的賽車,現代裝甲車的設計和構造說不定對你我未來駕駛的汽車有更大影響力,影響所及將涵蓋生產方法和所用物料。
須知堅固構造能為懸掛提供穩妥支撐和施力點,自然有助車輛發揮動態性能,從撞擊安全方面考慮亦有助抵禦衝力,確保安全氣袋等裝備得以發揮應有作用。此外,重量較輕的車架當能在速度和油耗兩方面提升引擎效率,並導致其他方面也趨向輕量化,因為輕飄飄的車不必使用那麼大的煞車和輪胎,散熱和升級需求也較低。若能改革製造過程,設計上也可以釋放出更多自由空間,車輛可以變得更加符合空氣動力學,外形更加錯綜複雜,以及較少受到物料的局限。
這一切令我得出一個無可避免的結論——你我終有一天會開着某種形式的SandCat後裔出門購物,但願到時他們仍然容許我在車頂開一個艙蓋吧。
NIR KAHN
在高雲地利大學修畢交通設計課程的Nir Kahn,是SandCat製造商Plasan的設計總監。不過裝甲未必是他最熱愛的事物,事實上他小時候是跟Lego和田宮遙控模型車一起長大的,就讀大學期間曾經憑着最後一份研究論文奪得IBCAM金獎(研究主題是一部使用複合結構、量產混能系統和優化整流性能的超級節能房車),投身軍工業後大部分時間都用於改革防護車輛的構造和美學。他最精彩的作品包括了M1114GR HMMWV、Navistar MXT(英國軍用版叫Husky)、MaxxPro MRAP、Oshkosh M-ATV和JLTV,SandCat當然是其中之一。他正在把大規模生產複合裝甲硬件的概念推廣給汽車業界,希望有助他們用合乎成本效益的方法削減乘用車重量。此外,他正就一個可作大規模生產的複合「淨車體」構造申請專利,並經常以講者或顧問身份就汽車設計使用複合材料一事提供意見。
我買了一部裝甲車
彷彿變魔術一樣,TG編輯部碰巧也有一位收集了好些荒謬汽車的怪人,他就是我們的非凡攝影師Mark Riccioni。這位老兄擁有多部傻到透的汽車,當中更碰巧有一部曾屬保加利亞政府所有的E32裝甲寶馬750iL。據稱這部車曾經接載保加利亞財政部長,傍身法寶包括一副V12引擎、四吋厚夾層玻璃、不求人氧氣供應系統、揚聲系統和重量勝似小型揭背車的車門。作為原廠認可的protection car(所以正式名稱叫750iLP),這部7系清晰反映了外加裝甲和SandCat這類特製貨色何其不同。阿Mark的7仔,實際上是順着7系原有輪廓把金屬裝甲板焊接到車身內側,另外再換裝上述的夾層玻璃。縱使這樣,它的安全程度仍然比不上特製裝甲車。5.0公升V12雖然可以產生295bhp和45.9kgm,但要應付這麼沉重的車體,身手可想而知不會格外敏捷,現代輕型裝甲正是要克服這個難題。至於名下為何有一部裝甲車,Riccioni只是這樣說:「我對怪誕汽車和不可理喻的引擎有點着迷,這部車正好兩者兼備,車上既有許多許多組件可以出問題,在疫情席卷全球之際簡直是傻到極的消費決定,因此是個十全十美的選擇……」
原文來自《TopGear極速誌》 2021年10月 第157期
IG: https://www.instagram.com/topgearhk
FB: https://www.facebook.com/topgearhk
YT: https://www.youtube.com/user/topgearhongkong
FB Group: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hkdriversclub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