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財經

創13個月新低=陷阱?擔心港股已死係「皇帝唔急太監急」

經濟一週

更新於 2021年12月06日02:09 • 發布於 2021年12月06日10:08

截稿前,恒生指數盤中曾出現13個月新低,多隻科技股大跌,美團(03690)股價在短短半個月內,更跌超過兩成,進入技術性熊市。近期除了香港券商出現結業潮外,更有一些股評家表示港股已死,香港股市是否真的玩完?

撰文:林子俊| 圖片:iStock

(圖片來源:iStock)
(圖片來源:iStock)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以恒生指數8月21日的成分股權重比例,騰訊控股(00700)、阿里巴巴(09988)、美團和小米集團(01810)四間公司已經佔比25.99%;再加上滙豐控股(00005)、中國平安(02318)、工商銀行(01398)、招商銀行(03968)和中銀香港(02388)的16.44%,已經超過整體比例四成。

而上述股份今年的表現強差人意,成為恒指下挫的主要成因。

三隻黑天鵝衝擊市場

倘若細分個別板塊,今年有三隻「黑天鵝」衝擊市場,分別是大量地產民企違約潮、科技股面臨強監管以及民辦教育改革;再加上美國對華企業的打壓,令不少企業營運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

就連剛剛過去的「雙十一」,網購巨頭的銷量增長大幅放緩,互聯網紅利似乎逐漸失去。

無論是橫向(和其他國家和地區對比),還是縱向(恒指歷史市盈率和市淨率對比),港股的估值並不貴。

價值窪地的說法一直被提起,也是不少基金和企業配置資產到港股的主要原因。

然而,今年的表現傷了不少投資者的心,尤其是「北水」南下短暫的熾熱後,恒指無法剔除低估值的標籤,外資的持股比例有潮退的跡象。

更令人擔心的是,大量內地公募港股基金落後於A股的表現,不少基金面臨募資壓力,有可能進一步減弱流入港股的資金規模。

幸好,目前港股交投相對活躍,權重股表現基本穩定,整體氣氛不算太糟糕。

假若時間拖長,港股表現落後於A股或美國不是新鮮事,港股投資者羨慕、嫉妒與恨能夠理解。

(圖片來源:istock)
(圖片來源:istock)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美股估值屢破新高

但要注意,即使再看空港股的讀者,面度估值屢破新高的美股,又是否有勇氣現價買入?

事實是每個市場都有高低起伏,除非讀者的資金規模足夠大至按國家配置;否則,絕大部分都是炒股不炒市,所以港股的好與壞,對組合的表現其實影響很少。

筆者認為,除非是炒衍生產品或交易所買賣基金(ETF)的讀者(關於ETF配置,筆者上期在專欄也有分享),與其埋怨市場表現落後,倒不如多花心思在選股方面。

以新能源汽車板塊為例,雖然升幅不急其他市場,但全年回報絕不失禮,更談不上「陷阱」。

俗語有話「皇帝不急太監急」,套用到大部分投資者身上,港股和恒指表現不佳,應該是港交所(00388)乃至政府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各位身處香港,港股資訊獲取和操作有得天獨厚的便利性優勢,明星股年年有,不必過分悲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