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科技

【評測】nothing Ear (Open) 開放式耳機開箱評測 外觀簡約精美 + 輕身佩戴感舒適 + 音質中上水平 + 漏聲情況不明顯 + 定價合理

Unwire.hk

發布於 6小時前

對於喜歡做運動的用家來說,開放式設計的耳機一向是最理想的耳機款式,畢竟可以沉醉在運動世界之餘,亦可聽到外間聲音,這樣做運動,尤其是街跑時也安全一點。nothing 最近就推出了旗下首款開放式設計的耳機 Ear (Open),究竟使用起來感受如何?就讓 Edward 為 unwire.hk 讀者們測試一下吧。

nothing Ear (Open) 開箱直擊

在為大家分享 nothing Ear (Open) 的使用體驗前,先讓筆者為大家來個它的開箱直擊吧。

▲這就是 nothing Ear (Open) 的包裝盒,它只設白色設計,包裝盒的設計風格亦與過往的 nothing 產品差不多。

▲包裝盒同樣是採用要撕爛才可打開的設計。

▲撕開後從旁邊就可以拉出內包裝盒。

▲拉出內包裝盒就可以見到 nothing Ear (Open) 耳機連充電盒本身。

▲另外,只要用手機掃描 Ear (Open) 包裝紙上的 QR Code,就可以下載 Nothing X APP。

▲而拉開內包裝盒表面的一層,就可以看到底部仍有東西。

▲底層中間就會見到 nothing Ear (Open) 的說明書。

▲而拉開底部的紙匣,就可以發現附送的 USB-C to USB-C 充電線。

▲最後只要撕開包裝紙,再進行配對就可以開始使用 nothing Ear (Open) 耳機了,開箱部分至此結束。

耳機輕身同時可穩陣掛在雙耳

前文亦有提及過,今次 nothing 發佈的 Ear (Open),是屬於開放式耳機的設計。設計上,它沿用了 nothing 產品一貫的透明設計,加上白色耳機配色,感覺十分有科技感亦頗為漂亮。另外,耳機掛耳的膠帶採用了親膚設計的液態矽膠材質,更內嵌了極細柔性鈦絲,不但十分軟身亦頗為耐用,即使耳殼大小形狀不同的用家也可以輕鬆將耳機掛在雙耳,而且即使跳動亦不會輕易跌下來,十分穩陣。加上它的柔軟設計,配合它的三點平衡系統,令耳機可以穩固掛在雙耳又不會緊夾耳殼,加上單邊耳機本身只有 8.1g 重量,十分輕身,即使長時間佩戴仍然十分舒服。當然,由於 Ear (Open) 採用開放式耳機的設計,令大家佩戴在雙耳後不會塞著耳道,也不會完全蓋著雙耳,令大家可以同時聽到外間聲音,這樣街跑時可以更加安全,即使聽歌時臨時要與別人溝通(例如:買咖啡),也無需停止音樂播放,亦不用脫下耳機也可順利對話。值得一提的是,不但是耳機夠輕身,它的充電盒也採用薄薄長形設計,外攜使用時無論是放在褸袋還是褲袋都不會覺得辛苦,這一點亦值得一讚。

▲這就是 nothing 的 Ear (Open),大家可以見到它放在全透明的充電盒內。

▲充電盒背設有 USB-C 插槽,方便用家為充電盒回電。

▲而盒內中央位置就設有配對鍵,長按就可以啟動配對模式。

▲充電盒採用長身兼十分薄身的設計,厚度只有 19mm。

▲筆者試過即使將充電盒放到褲袋內,亦不會覺得不舒服,設計上十分方便外攜使用。

▲而充電盒中間採用凹入式的設計,邊位亦採用弧邊,十分方便用家打開。

▲Ear (Open) 耳機左方印有白點,右方就印有紅點,而電池盒對應每邊耳機的充電盒亦印有相同顏色的圓點,令用家將耳機放回充電盒充電時更加直覺。

▲耳機機身採用與 nothing 產品一貫的透明機殼設計,貫徹 nothing 一向的簡約漂亮風格,亦頗有科技感。

▲耳機掛耳的膠帶採用了親膚設計的液態矽膠材質,更內嵌了極細柔性鈦絲,不但十分軟身亦頗為耐用,即使耳殼大小形狀不同的用家也可以輕鬆將耳機掛在雙耳,而且即使跳動亦不會輕易跌下來,十分穩陣。加上它的柔軟設計,配合它的三點平衡系統,令耳機可以穩固掛在雙耳又不會緊夾耳殼,佩戴感頗為舒服。

▲操控方面,nothing Ear (Open) 與其他 nothing 耳機一樣,支援按動的體感操控設計,操控上十分方便。

▲重量方面,筆者先以電子磅量度耳機部分的重量,結果一對耳機錄得 16.3g 的重量,即每邊耳機大約是 8.15g 左右,十分輕身。

▲至於充電盒方面,筆者將耳機放入充電盒再以電子磅量度,也只是錄得 80.8g 的重量,同樣十分輕身。

漏聲情況不算明顯

當然,開放式耳機不少人也會擔心是否會有漏聲問題,畢竟它的單元並非貼緊耳道,有此情況亦屬正常。不過 nothing Ear (Open) 就內建了聲音封閉系統(Sound Seal System)及定向揚聲器,耳機前、後均設有一個出音孔,官方表示後出音孔會產生反向聲波,可以有效抵消可能的漏音情況。另外,耳機的揚聲器亦採用定向設計,只會向耳道傳出聲波,可令漏音情況大幅降低。至於這個設計是否真的能解決漏聲問題?筆者就先後在較嘈雜的港鐵車箱,以及較安靜的家中測試過,筆者發現在較嘈雜的環境下,即使將手機音量開至最大,對方也要十分貼近才能聽到筆者在聽的音樂;而在較安靜的環境下,筆者發現只要將音量開至 80% 以上,在三個身位的旁人也能聽到筆者在聽的音樂。所以 Ear (Open) 還是會有漏聲的情況,這是避免不到的。不過,話又說回來,在較嘈雜的地方,才有需要將音量開大,但在較安靜的地方,一般來說 50% 至 70% 的音樂也已經足夠,而這情況下漏聲情況也不會太明顯,所以在一般使用情況下,nothing Ear (Open) 的漏聲情況還是在可接受範圍。

▲nothing Ear (Open) 就內建了聲音封閉系統(Sound Seal System)及定向揚聲器,耳機前、後均設有一個出音孔,官方表示後出音孔會產生反向聲波,可以有效抵消可能的漏音情況。另外,耳機的揚聲器亦採用定向設計,只會向耳道傳出聲波,可令漏音情況大幅降低。

▲筆者先後在較嘈雜的港鐵車箱,以及較安靜的家中測試過,筆者發現在較嘈雜的環境下,即使將手機音量開至最大,對方也要十分貼近才能聽到筆者在聽的音樂;而在較安靜的環境下,筆者發現只要將音量開至 80% 以上,在三個身位的旁人也能聽到筆者在聽的音樂。所以 Ear (Open) 還是會有漏聲的情況,這是避免不到的。不過,話又說回來,在較嘈雜的地方,才有需要將音量開大,但在較安靜的地方,一般來說 50% 至 70% 的音樂也已經足夠,而這情況下漏聲情況也不會太明顯,所以在一般使用情況下,nothing Ear (Open) 的漏聲情況還是在可接受範圍。

音質不俗但音量不太足夠

至於音質方面,nothing Ear (Open) 每邊耳機均內建了 14.2mm 鈦金屬塗層動圈單元,而且它採用階梯式設計,可將揚聲器物理上移近耳道又不會影響舒適感。另外,它內建了獨特的隔膜邊緣設計,不但可以減少失真情況,而且配合自動低音增強算法,有助提升低頻表現,筆者用耳機試聽過音效,表現雖然與貴價耳機還有一定距離,畢竟它只支援 AAC 及 SBC 兩種音效格式,基本上高清或無損音效它都未能支援,不過用來欣賞像 Spotify 之類串流音樂,人聲依然相對清晰,亦有一定「量」的低音,這方面尤其在欣賞演唱會音樂或者睇戲煲劇時更加明顯,基本上對於一般用家來說已是十分不俗的效果。不過筆者發現它畢竟是開放式耳機,如果在較嘈雜的環境下,即使筆者將音量調至最高,也似乎不太足夠,所以如果在嘈雜的環境,還是建議用回一般的入耳式或蓋耳式耳機,音效會比較理想一點;不過如果在家中,或者較寧靜的海邊街跑,nothing Ear (Open) 的整體表現還算是不錯的。

▲nothing Ear (Open) 的耳機內建了 14.2mm 鈦金屬塗層動圈單元。

▲此外,它的驅動單元亦採用階梯式設計,令揚聲器物理上可以移近耳道又不會影響舒適感。

▲音質方面,nothing Ear (Open) 內建了獨特的隔膜邊緣設計,不但可以減少失真情況,而且配合自動低音增強算法,有助提升低頻表現,筆者用耳機試聽過音效,表現雖然與貴價耳機還有一定距離,畢竟它只支援 AAC 及 SBC 兩種音效格式,基本上高清或無損音效它都未能支援,不過用來欣賞像 Spotify 之類串流音樂,人聲依然相對清晰,亦有一定「量」的低音,這方面尤其在欣賞演唱會音樂或者睇戲煲劇時更加明顯,基本上對於一般用家來說已是十分不俗的效果。

▲而 Ear (Open) 內建的收音咪,亦支援 AI 清晰話音技術,筆者試過在嘈雜的環境下,對方仍能清晰聽到筆者的說話,表現不錯。

功能算齊全使用亦安心

至於功能方面,nothing Ear (Open) 在配對上支援 Microsoft 的 Swift Pair 及 Google 的 Fast Pair 兩種快速配對模式,它亦支援雙連線功能,更支援低延遲模式,用來打機音效表現亦算不錯,不過這兩項功能就需要將耳機接駁到官方的 Nothing X APP 後才可使用得到。此外,無論是耳機還是充電盒亦支援 IP54 防水防塵功能,使用上亦比較安心。

▲功能上,nothing Ear (Open) 亦支援低延遲模式及雙重連線功能,與其他 nothing 耳機一樣。

▲另外,nothing Ear (Open) 亦支援 Microsoft 的 Swift Pair 及 Google 的 Fast Pair 兩種快速配對模式,不過如果要使用更多 Ear (Open) 的功能,就要在手機安裝這個 Nothing X APP 才可以。

使用時間足夠用上一日

最後電量方面,nothing Ear (Open) 的耳機內建了 64mAh 容量電池,官方表示足夠用家連續欣賞 8 小時音樂或進行 6 小時通話;而配合內建 635mAh 電池容量的充電盒,音樂播放及通話時間更可延長至最多 30 小時及 24 小時。筆者亦嘗試將已充滿電的 nothing Ear (Open) 接駁手機,並欣賞了整整一小時的 Spotify 串流音樂播放,結果發現在播放了一小時音樂後,nothing Ear (Open) 的電量大約是耗用了 5% - 10%,以此推斷它確實可為用家提供最少 10 小時的音樂播放時間,與官方所言吻合。這個使用時間,基本上對於一般用家來說已足夠用上一整日,如果只是上下班及做運動時聽聽音樂,隨時充滿一次電要使用兩、三日亦是可能的。另外,充電盒亦支援快充功能,基本上耳機充電 10 分鐘已可提供 2 小時的音樂播放時間,即使沒電,放到充電盒快充一會兒就可繼續聽歌,不會太影響使用體驗。

▲nothing Ear (Open) 的耳機本身內建了 64mAh 容量電池,官方表示單次充滿電可以讓用家欣賞 8 小時音樂或 6 小時通話。

▲為了驗證官方表示的使用時間是否真確,筆者將已充滿電的 Ear (Open) 接駁到手機,並以 Spotify 播放串流音樂一小時,看看耗用了多少電量。

▲為了驗證官方提及的使用時間,筆者嘗試將已充滿電的 nothing Ear (Open) 接駁手機,並欣賞了整整一小時的 Spotify 串流音樂播放,結果發現在播放了一小時音樂後,nothing Ear (Open) 的電量大約是耗用了 5% - 10%,以此推斷它確實可為用家提供最少 10 小時的音樂播放時間,與官方所言吻合。這個使用時間,基本上對於一般用家來說已足夠用上一整日,如果只是上下班及做運動時聽聽音樂,隨時充滿一次電要使用兩、三日亦是可能的。

▲而配合內建了 635mAh 電量的充電盒,官方表示可將播放音樂的時間及通話時間分別延長至 30 小時及 24 小時,而且它亦支援快充功能,可以充電 10 分鐘為耳機提供 2 小時的音樂播放時間,即使完全乾電充電一陣子就可以繼續使用,不會太影響使用體驗。

總結:設計精美開放式耳機之選

總括來說,今次 nothing 推出旗下首款開放式設計耳機 Ear (Open),白銀色加上透明機殼的設計看上去延續了 nothing 這個品牌一向標榜「簡約美觀」的風格,而且佩戴感舒服,功能亦算全面,音質在開放式耳機界別亦算中上級數,加上定價只是 $1,200 有找,整體配置也十分吸引。當然,比較可惜的是它只有白色一種選擇,而沒有像以往般同時推出黑色或其他顏色的機款,但如果單純從產品的設計及功能、表現上看,nothing Ear (Open) 仍然是現時開放式設計耳機中值得入手的其中一隻,喜歡邊聽歌邊運動的用家,不妨考慮一下?

• 不想錯過新科技 ? 請 Follow unwire.hk FB 專頁http://facebook.com/unwirehk/
• 要入手生活科技潮物 即上 unwire store
https://store.unwire.hk/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