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黃芪功效與禁忌!補氣健脾利尿去水腫!黃耆可以每天喝嗎?

ELLE HK

發布於 03月13日23:38 • ELLE.com.hk
▲ ELLE.com.hk
▲ ELLE.com.hk

黃芪功效與禁忌!黃芪在古代又稱作「黃耆」,具有補氣健脾、利水消腫、增強免疫力等多種養生功效。黃耆可以每天喝嗎?黃耆茶功效是什麼?以下和大家詳細講解黃芪的功效及做法!

▲ ELLE.com.hk
▲ ELLE.com.hk

黃芪功效:增強免疫力

黃芪含有皂苷、多糖和黃酮類化合物,有助於增強免疫系統功能,對抗感染。

▲ ELLE.com.hk
▲ ELLE.com.hk

黃芪功效:補氣健脾

黃芪被認為能補氣,尤其適合用於改善因氣虛導致的疲倦、乏力、食欲不振等問題,能提升身體耐力和抗疲勞能力,對體力勞動者和運動員有益,亦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弱,促進消化功能。

▲ ELLE.com.hk
▲ ELLE.com.hk

黃芪功效:調節血壓與心血管健康

黃芪能擴張血管、改善血液循環,對高血壓有一定的調節作用,幫助維護心臟健康,減少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 ELLE.com.hk
▲ ELLE.com.hk

黃芪功效:利尿去水腫

黃芪能幫助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對水腫有一定的療效。

▲ ELLE.com.hk
▲ ELLE.com.hk

黃芪功效:促進傷口癒合

黃芪有助於提升肌體修復能力,促進傷口愈合,常用於治療皮膚潰瘍、燒傷等。

▲ ELLE.com.hk
▲ ELLE.com.hk

黃芪是什麼

黃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是豆科植物的根部,廣泛應用於中醫藥,具有補氣健脾、益衛固表、利水消腫、活血化瘀等功效,常用於提升免疫力、緩解疲勞、促進術後恢復及改善慢性病。其主要成分包括多醣類、皂苷和黃酮類,具有免疫調節、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可通過煎湯、泡水、食療等方式使用,但需根據體質和醫囑適量應用,體內有熱或感冒初期者應慎用。

▲ ELLE.com.hk
▲ ELLE.com.hk

黃芪怎麼吃

食用黃芪的常見方法包括煮水、燉湯或泡茶,過濾後飲用;既能補氣又能促進身體健康。此外黃芪還常用於燉湯,例如與雞肉、排骨或紅棗搭配,既美味又滋補。

▲ ELLE.com.hk
▲ ELLE.com.hk

黃芪水煲幾耐?

煲黃芪水的時間一般為 20-30分鐘。若搭配其他藥材(如紅棗、枸杞),可以適當延長煮煲時間至40分鐘左右,以增加滋補效果。
1. 取15-30克黃芪片(可根據需要適量增減)。
2. 將黃芪放入鍋中,加入約1升清水,用大火煮沸。
3. 煮沸後轉小火,繼續煲20-30分鐘,讓有效成分充分釋放。
4. 煲好後將黃芪水過濾,趁熱飲用,可多次加水重複煮。

▲ ELLE.com.hk
▲ ELLE.com.hk

黃耆枸杞紅棗功效

材料:

黃耆 15-20克
枸杞 10克
紅棗 5-7顆(去核,避免燥熱)
清水 約1000ml
做法:

1. 將黃耆、枸杞和紅棗用清水沖洗乾淨。
2. 將所有材料放入鍋中,加入約1升清水,用大火煮沸。
3. 轉小火煮約20-30分鐘,讓有效成分充分釋放。
4. 將煮好的黃耆枸杞紅棗水倒出,可以趁熱飲用。

黃耆補氣健脾,幫助改善疲勞和虛弱體質;紅棗養血安神,適合氣血不足、睡眠不佳者;枸杞滋陰養腎,改善視力和提高免疫力。三者搭配,有助於改善氣色,使皮膚紅潤有光澤。

▲ ELLE.com.hk
▲ ELLE.com.hk

黃芪禁忌:黃芪可以天天喝嗎?

黃芪是否可以天天喝取決於個人體質,一般來說,氣虛、容易疲勞或免疫力低下的人可以適量天天飲用,建議每日用量控制在15-30克,有助於補氣健脾、增強免疫力;但如果是陰虛火旺或實熱體質(如容易上火、喉嚨痛、煩躁)的人,不建議長期飲用,以免加重熱性症狀。

▲ ELLE.com.hk
▲ ELLE.com.hk

黃芪禁忌:黃芪什麼人不能吃/什麼人不適合吃黃耆?

1. 陰虛火旺者

黃耆具有補氣作用,但可能加重體內的熱象,導致症狀惡化。

2. 外感發熱或感冒初期

黃耆有固表的作用,可能阻礙體內病邪的排出,延緩感冒的恢復。

3. 實熱體質者

黃耆溫性補氣,可能進一步加重實熱症狀,導致身體不適。

4. 高血壓且伴隨實熱者

黃耆可能會增加血液循環,不適合高血壓伴有實熱症狀的患者。

5. 自體免疫疾病活動期患者

黃耆可能刺激免疫系統活躍,加重自體免疫疾病的症狀,需謹慎使用。

6. 嬰幼兒或孕婦

嬰幼兒和孕婦體質較特殊,用藥需謹慎,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黃耆。

▲ ELLE.com.hk
▲ ELLE.com.hk

黃芪禁忌:黃耆不能和什麼一起吃?

1. 辛辣、燥熱的食物

黃耆性溫,與過於辛辣燥熱的食物一起食用,可能導致上火或體內熱象加重。

2. 寒性藥材或食物

黃耆偏溫性,與寒性食物搭配可能互相抵消,降低黃耆的補氣效果。

3. 排汗作用強的食材

黃耆有固表止汗的作用,與排汗作用強的食材(如生薑)一起使用,效果可能相互牴觸。

4. 病邪未解的藥物

黃耆有固表作用,感冒初期或有外邪未解時使用,可能阻礙病邪排出,影響恢復。

5. 茶與咖啡

茶葉中的鞣酸可能影響黃耆中有效成分的吸收,而咖啡可能刺激神經系統,與黃耆的調理作用不協調。

6. 特定藥物(謹遵醫囑)

黃耆具有增強免疫力的作用,可能干擾免疫抑制劑的效果,影響治療。若同時服用其他藥物,應諮詢醫師以確保安全性和效果。

**Follow us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