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新聞

DSE中文口試 擬改校本評核

星島日報

更新於 2019年05月13日18:11 • 發布於 2019年05月13日19:00
文憑試中文科口試多年被質疑實際意義不大,據悉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正研究取消公開試,或透過校本評核,考核說話能力。

(星島日報報道)中學文憑試中文科被不少考生視為「死亡之科」,被質疑考核過於繁瑣,令師生疲於奔命。本報獲悉,繼必修的通識教育科後,教育局屬下的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正聚焦於中文科課程精簡,說話能力(口試)或改為校本評核;同時教育局內部研究,亦指維持該科口試安排欠缺效益。有前線教師指,現行口試只考小組討論,考生表達難有深度,甚至「通識化」,與該科要求呈現文化知識相差甚遠。

現行文憑試中文科的公開考試共設四份試卷,卷四說話能力(口試)佔分一成四,考生須五人一組,就題目進行一分鐘的首輪發言,以及小組討論十五分鐘。近年題目多圍繞評論社會現象,比如今年有題目要求考生評論「時下大部分年輕人的夢想是置業或旅遊」,分析外貌、性格及才能對人際關係的影響等。去年有題目要求考生評論「婚姻是戀愛的墳墓」等戀愛及婚姻觀念,考起不少考生,曾掀起熱話。

學校為口試操練及備試,佔用大量課時及教學空間,但本港絕大部分學生以中文為母語,口試多年被質疑實際意義不大。前考試及評核局秘書長唐創時,更公開表示應連同聆聽試一併精簡。據悉,正研究在核心科目「減量」的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認為口試、聆聽及綜合能力兩卷應作精簡,但說話能力作為該科學習範疇之一,不宜完全不設考核,較適當做法是列入校本評核。

同時,教育局正檢討考評局的運作模式及財務方案。消息人士指,政府研究過文憑試的考試模式,發現維持現時的中文科口試缺乏成本效益。以今屆文憑試為例,中文口試在三月中連續八個上課天,每天傍晚五時至八時進行兩節考試,全港有二十八所中學設立逾六十個試場,每校徵用兩至三層設立報到室、備試室及考室,所涉試場主席、主考員、報到室及備試室主管、口試錄影系統助理等人員近千人,相當耗費人力及時間。

中文科的校本評核分為兩個部分,必修部分是閱讀活動,選修部分則由新聞與報道、文化專題探討等單元「十選二」。據悉專責小組建議進一步簡化,包括只選修一個單元,或減少提交分數次數,而過程中的口頭簡報或小組討論,可以替代口試考核考生的說話能力,但具體操作仍待課程發展議會相關委員會研究。專責小組預定七月發表諮詢文件,年底向教育局提交報告。

中文科口試在一四年曾經精簡,取消「朗讀」只保留「口語溝通」,資深中文科教師王美琪認為,文憑試只考小組討論的模式,難以評定考生語文水平,「有考生甚至以通識教育科思維來討論,總是提出『可行性』、『影響性』等概念,但中文科考核的是文學與文化知識,主考老師聽了一整天,幾乎所有考生觀點相若,推論與深度不足,引經據典的考生實在不多」。她認同口試納入校本評核的建議,應參考舊制高級程度會考中國語文及文化科做法,重設個人短講,「個人短講其實是口頭作文,如繼續現行考試模式,考生表現年年如是,意義不大」。相關新聞詳刊A2版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