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今日(23日)公布一項研究,發現13種生物標誌物,可大大提高醫生識別糖尿病病人罹患心血管疾病高風險群組的準確性。
是次研究由中文大學、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和瑞典隆德大學領導,全球11個國家共23位專家進行的跨國研究。
研究團隊在回顧了9,000多項於1990至2021年間發表的研究,結果在195個生物標誌物中,發現當中13個標誌物與二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風險顯著相關,其中預測表現最突出的是NT-proBNP、肌鈣蛋白T(TnT)、三酸甘油酯-葡萄糖(TyG)指數和冠心病遺傳風險評分(GRS-CHD)。
中大研究團隊發現體內NT-proBNP水平愈高,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就愈高。此外,另一項涉及1.6萬名患者的研究更發現,NT-proBNP每增加一個標準差,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率就增加64%。研究團隊表示,及早識別高風險群組有助病人及早接受干預和治療。
中大醫學院何善衡糖尿科教授、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內分泌及糖尿科主任(學術)馬青雲教授表示,這項研究指出在臨床風險預測中納入這些新的生物標誌物的價值,以及發展糖尿病精準醫療的潛力。研究結果剛在國際頂尖科學期刊《自然》旗下的《通訊醫學》(Communications Medicine)發表。
製圖/文字:HealthConcept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