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醫理論而言,人是一個整體,其陰陽氣血有著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關係。陽虛和氣虛分別都是表示人體功能的不足。在夏天,陽虛和氣虛體質的人受到熱氣和冷氣的交叉侵襲,出現不同反應和症狀。陽虛和氣虛體質想變健康,應該針對自己的身體狀態好好調理。
精彩節目回顧
氣虛體質
嚴夏氣溫上升,單單在戶外一陣子就大汗淋漓,容易耗氣傷津。因此氣虛體質人士在炎夏必須做好防暑措施,避免長時間暴曬,否則可加重氣虛症狀:精神疲憊、體倦、呼吸欠暢、消化不良、大便乏力等,嚴重者可因心氣衰、心陰耗傷而引發心臟病。
氣虛體質人士日常可配合消暑袪濕、清心養陰的食療,如坊間常見的袪濕茶、清補涼等,亦可自選以下材料配搭煲湯水。
消熱解暑:荷葉、綠豆、土茯苓、西洋參
健脾袪濕:薏苡仁、淮山、五指毛桃、芡實
清心養陰:玉竹、百合、蓮子、麥冬
注意,上述清熱解暑食材氣虛體質人士不宜過食,否則易損傷脾虛致氣虛情況加重。而除食療外,穴位按摩亦能達到補氣作用,以下兩穴可指腹揉按,或用艾條溫灸可加強療效。
氣海穴:肚臍下兩橫指
關元穴:肚臍下三橫指
陽虛體質
夏季氣溫上升,理應是補陽氣的最佳日子,對陽虛人士相當有利,但都市人貪涼習慣,經常留守室內冷氣房、喜食生冷,室內外的溫差容易引寒入體,更傷陽氣。因此,即使盛夏炎熱,陽虛人士亦不宜過食寒涼,食療仍以溫陽袪寒為主,常見食材包括:當歸、紅棗、生薑、圓肉、淮山、韭菜、核桃、栗子、腰果。
推薦食療:生薑圓肉茶
材料: 生薑1片、圓肉15克、紅棗1粒
功效: 溫陽活血,健脾養心
另外,在夏季進行「三伏天灸」能有效改善陽虛體質,透過高溫天氣結合溫性膏藥外敷穴位,達到溫陽驅寒、冬病夏治的作用,對於哮喘、慢性支氣管炎、鼻敏感、虛寒痛經等人士效用顯著。
圖片來源:Freepik
更多健康資訊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