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新聞

袁國勇到配水庫追查類鼻疽源頭 建議水務署增加食水氯含量

獨立媒體 inmediahk.net

更新於 2022年10月25日08:07 • 發布於 2022年10月25日08:07 • 獨媒報導

(獨媒報導)深水埗區內出現多宗類鼻疽個案,當局懷疑涉及食水傳播。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早上到石硤尾配水庫、蝴蝶谷配水庫追查源頭。衞生防護中心表示未能找到患者的流行病學關連,袁國勇亦表示,現階段仍未清楚爆發的原因,只能從食水方面作建議,水務署在食水中增加氯氣含量,及在配水庫的出水口增加紫外光消毒。

籲深水埗、石硤尾居民 不應飲用早上頭一分鐘食水

袁國勇提到,由於氯含量會隨時間減少,呼籲深水埗、石硤尾區的居民,尤其長期病患長者,不應飲用每早開水喉之後一分鐘內的食水,「開頭一分鐘食水,唔好攞嚟刷牙洗面呀,用花灑沖涼,或者直接飲用,可能對佢哋有啲不利。」

當局表示,深水埗、石硤尾個案的比例較其他區高,袁國勇指出,港大、理大曾在泥土及家居樣本,均以基因排序方式發現有病菌的基因,但至今從未「種」到類鼻疽病菌,遂只能從食水方面作建議。

多個公屋發現個案 患者行蹤沒流行病學關連

本港截至昨日共錄得31宗類鼻疽個案,22宗患者居住在深水埗,年齡介乎42至94歲,中位數為70歲;其中19宗在今年8月後發病,當中8宗在8月發病,7宗在9月發病,4宗則為10月,分別居住在16幢大同大廈,在都一公里圓周範圍內,涉及白田邨、石硤尾邨、元州邨、李鄭屋邨及其一帶大廈。

歐家榮指出,患者均有慢性疾病及高危因素,在19宗個中,16宗為60歲或以上者,當局在行蹤未能找到流行病學關連,亦未曾前往共同場所,及使用或服食共同產品、食物。

當局在深水埗區內作環境調查,取得179個樣本,當中28個為泥土樣本,12個來自山坡、患者住宅花槽及公園等,16個在白田邨重建的地盤,全屬陰性。而理大早前在同一地盤檢取的樣本,有4個為陽性。

衞生防護中心在患者居住的18幢大廈,取得共120個水或水喉的拭子樣本,全部同為陰性。港大袁國勇團隊則在一名患者位於澤安邨榮澤樓家居的水喉、花瓶內壁取得陽性樣本。

歐家榮形容事件不尋常 袁國勇:長期病患者不應食「生嘢」

歐家榮表示,當局其中一個調查方向為患者曾飲用、接觸受污染的食水,形容事件不尋常,並已通知水務署檢視該區供水系統。袁國勇補充指,部分患者不會接觸泥土,有部分更極少離開家居,不可排除從其他途徑感染,目前仍就其他環境樣本作調查。

袁國勇強調,所有長期病患者不應進食「生嘢」,「我從來都唔食生嘢,哈哈,所有嘅嘢都煲過先入口,呢個係最安全嘅做法。」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