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常見家居用品變袪濕神器?中醫拆解坊間5大袪濕迷思

新城八大家

更新於 2023年05月24日13:35 • 發布於 2023年05月24日13:35

之前討論了這麼多濕氣、濕熱、寒濕的東西,你是否完全了解了「濕氣」是什麼?中醫所指的「濕」是指潮濕水汽?還是其他?坊間很多對濕氣一知半解而生的袪濕迷思,本集《幾時傾養生》與兩位註冊中醫師——陳綺琪醫師及黃晶晶醫師,逐個傾一傾,說不定當中藏著有用方法!

https://youtu.be/kbjfLhG7Uoo

迷思1:長開抽濕機可幫助袪濕?

當想到香港的潮濕地區,第一下很多人都聯想起將軍澳。每逢春夏,將軍澳就會出現「騰雲駕霧」之景,可謂十分潮濕。為了抽濕,不少居民會選擇添置抽濕機,但抽濕機是否可以長開呢?抽走空氣濕氣,對袪濕又有沒有幫助呢?
「抽濕機絕對可以常開」陳綺琪醫師分享,她曾經有位病人家中有三部抽濕器,每晚長開都會裝滿水。她補充:「試想完全不開抽濕機的話,濕氣便在室內不斷遊走,最後被身體吸收。」
如果擔心長開抽濕機對身體有影響,陳醫師提醒,只要記得留意抽濕機上的數字,控制室內濕度維持大約50%至60%就可以讓整個人感覺乾爽舒服了。陳醫師指:「濕氣其實抽不完,不用擔心太乾燥。」

迷思2:寒濕由腳上生?

老人家經常說:寒濕由腳上生。這個講法原來是真的與濕氣有關,老人家經常說在家一定要穿拖鞋或者穿襪子,其實很有傳統智慧。黃晶晶醫師指,地板確實是偏寒,加上濕氣趨下,濕邪下聚,使濕氣容易入侵人體。
另外,中醫經常強調洗頭後要立即把頭髮吹乾,同樣與濕氣有關。香港的潮濕氣候使濕髮更難自然乾透,濕氣會從頭皮侵入人體,令體內濕氣更重,繼而產生頭暈、頭脹的情況。

迷思3:熱水薰鼻可紓緩鼻敏感?

之前講到,體內濕氣也可能誘發鼻敏感等過敏症狀,而其中一種常見症狀是,早上起床就鼻水長流、一直打噴嚏。網上有一種方法是用熱水蒸薰鼻子,吸入水蒸氣以紓緩鼻敏感,不知道中醫怎樣看這種方法呢?

陳綺琪醫師說,鼻敏感人士跟濕疹人士一樣多,同樣有很多不同的症狀,例如鼻水倒流、鼻塞、鼻膜乾燥等等。一杯熱水擺在鼻前,可以令鼻腔濕潤,從而紓緩鼻敏感。另外,她亦建議另一個方法,睡前用薄薄的圍巾圍住前額和頭頂,就可以紓緩隔天早晨的鼻敏感症狀,加上記得穿拖鞋也很重要。
陳醫師指出,特別香港人長期處於有冷氣的地方,鼻敏感十分容易加重。一杯熱水,無論是聞嗅,還是飲用,都可加速血液循環,紓緩鼻敏感。

迷思4:少喝水可以少點濕氣?

濕氣對身體只有壞處沒有好處,有些人會疑惑:既然身體內積聚濕氣有害,那麼少喝水是不是可以減少濕氣。醫師們解釋,這是完全錯誤的想法。「水和濕是兩回事,濕是邪氣;水是平時生命所需。」
濕氣在中醫概念來說,是體內的邪氣;然而水份是滋補身體的「津液」之一,包括血液、汗水、奶水等等。體內的液體都需要靠水來維持,而注意喝水的份量,可以滋養身體分泌足夠的津液。
陳綺琪醫師指,一個普通的成年女士,一般每天喝1.5升水;而男士因為體型較大,一般每天喝1.8升水。她強調,喝水太多或者太少都會導致水腫,喝適量的水最重要。

迷思5:風筒吹膝蓋可舒緩風濕?

很多上了年紀的香港人,在潮濕的天氣會有風濕骨痛,這個時候,他們會用風筒吹膝蓋,原來是有根有據的治療方法。
中醫認為,生溫、生熱,有助行氣排濕,尤指一些人出現關節腫痛的症狀,很有可能是因為濕氣墜在關節位置。黃晶晶醫師建議,可以浸泡艾草或者加入薑片的熱水,幫助身體排濕;或使用艾灸盒、艾條熏穴位,同樣做到排濕功效。而風筒吹穴位也是同樣原理,幫助提升陽氣排走濕氣。

更多健康資訊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