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新聞

點名批Facebook專頁《教育刺針》挑撥分化 鄧炳強:有人利用學生內地交流輕生事件「軟對抗」

港新聞 Kong News

發布於 03月31日07:28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近日接受《星島日報》專訪時指出,《港區國安法》及《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實施後,香港社會雖已由亂轉治,但國家安全風險依然存在,市民絕不能掉以輕心。他表示,香港目前面對四大威脅,包括外部勢力的抹黑與制裁、潛逃者繼續從事危害國家安全行為、本土恐怖主義,以及「軟對抗」。
談及「軟對抗」,鄧炳強指出,相關人士往往利用看似與國家安全無關的議題分化社會,挑起對立。他以近日一名香港中學生在內地參與交流活動期間輕生為例,批評前考評局歷史科科目經理、《教育刺針》創辦人楊穎宇藉此事件發表挑撥言論,誣蔑事件是國家逼香港學生前往內地交流而導致。
鄧炳強續稱,楊穎宇於2020年任職考評局期間,曾在中學文憑試歷史科擬定一條涉及日本侵華的題目,其立場「反中、辱華、媚日」,本質上是企圖危害國家安全。他強調,對方即使已移居英國,仍不時透過不同渠道煽動分化,屬「軟對抗」行為的典型例子。
他亦提到,時事評論員蕭若元及香港民意研究所前副行政總裁鍾劍華亦透過相似方式分化社會,並形容「軟對抗每日都在發生」,呼籲市民「慎思明辨」哪些屬真實資訊,哪些屬有心煽動。

鄧炳強提及的歷史科題目曾於2020年5月14日的DSE考試中出現。該題提供三段文獻資料,並要求考生就「『1900-45年間,日本為中國帶來的利多於弊。』你是否同意此說?」作答。題目引發社會爭議,教育局發聲明批評試題「附帶極為片面的資料,致試題具引導性,考生可能因而達至偏頗的結論,嚴重傷害了在日本侵華戰爭中受到莫大苦難的國民的感情和尊嚴」。

事件迅即引起政府及親建制媒體譴責,時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及教育局局長楊潤雄均公開批評。考評局其後決定取消該試題,楊穎宇亦於同年8月辭職,並於翌年透露已移居英國。

港新聞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kong.news/
港新聞Threads : https://www.threads.net/@kong.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