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娛樂

專訪盧鎮業(小野):演員如何與鏡頭共舞,在電影中是很魔法的一回事。

ELLE HK

發布於 03月15日01:33 • ELLE.com.hk
▲ ELLE.com.hk
▲ ELLE.com.hk

對一般觀眾來說,在《年少日記》之前,也許未必對盧鎮業(小野)有很深認識。可是,即使你不記得他其實已在數年前憑《叔叔》獲得香港電金像獎最佳男配角提名,只要稍有留意本地影視,總會對他有一點印象,畢竟他以演員身份活動其實已有十多年。可能是微電影、MV,也可能是電視劇中只出現一集的角色,每一次演出,都在小野與不同的觀眾之間建立新的接觸點,同時也是其演員之路上留下的足跡。今年他獲邀成為第18屆亞洲電影大獎四位青年大使之一,足證他已在這一代香港演員中的代表性。

▲ ELLE.com.hk
▲ ELLE.com.hk

由迷茫到安心
記得在其他訪問中看過,小野談及自己由幕後轉當演員之初,曾經過一段為期頗長的艱辛日子。近年他憑不同作品的出色演出屢獲獎項提名,實力獲得認同之餘,亦漸漸建立知名度。小野認為這些為他帶來最具體的轉變,就是演出機會不如從前來得那麼臨時、不可預測。「過往都是製作籌備得七七八八才開始試鏡,合適就有,不然就沒有,就算是《年少日記》也是開拍前一個月才找我,基本上過去十年都是如此,即使看得遠一點,也不過是下個月的日子。」

▲ ELLE.com.hk
▲ ELLE.com.hk

不同時代的生態
無論如何面對工作模式的轉變,知名度提升、工作機會亦更加穩定,小野的事業無疑是漸入佳境。然而,在過去這一年,香港電影業卻像頻頻告急,戲院倒閉、製作減少,彷彿大家都得進入「生存模式」似的,他又會否有「生不逢時」之感?「我覺得是不能這樣想的。」小野回答︰「其實在每一個行業、每一個時間點,你硬要挑一個『生不逢時』的說法出來,都一定找得到的。」他以醫生、教師為例,二、三十年前在香港與現在作比較,面對的社會環境、整個制度以至服務對象其實都完全不同,大家總會懷緬過去,所以真的不必覺得生不逢時。「看到你的問題時我也想過,如果將我放進90年代的電影業又會怎樣?以我的性格很可能是完全生存不了。當時的環境,也許會喝酒、比較外向或願意主動和別人聯絡,都是其中一項生存條件⋯⋯現在的環境反而鬆動了,有更多空間容納不同性格的人在這個圈子裡玩,我想這是不同時代的不同生態吧。」

▲ ELLE.com.hk
▲ ELLE.com.hk

告急前的告急
對於香港電影業的現況與前景,小野亦認為未必如大家眼中的悲觀。「我經常在想,我們都只會記得去年的『告急』,但忘記了其實我們十年前已經在告急。」他回顧,2012、2013年那時的港產片生態更差,尤其是合拍片當道的年代,本地的電影題材傾向單一,小野形容:「那十年八載間,(港產片)其實和我們的感受剝離得很遠。」眼前市道不景是不爭事實,然而港產片也在同一時間慢慢開拓出新的局面,小野尤其慶幸見到不同類型的作品獲得商業上的成功。「譬如《破‧地獄》上映之前大家未必會預視到這將是一齣上億票房的作品,《毒舌大狀》也不是既定印象那種香港電影,或者《九龍城寨》會比較接近,但也明顯不同於以往的警匪動作片,帶出一種新鮮感⋯⋯當然並非說現時一切安好,今年的製作量也很低迷,不過與此同時,觀眾的入場意欲好像又回來了,也許是重新感到香港電影和自己有關,似是有點好轉。」

▲ ELLE.com.hk
▲ ELLE.com.hk

內斂的演員
正如小野所言,他是個比較內向的人,而在大家的印象中,演戲卻是需要表達情感工作。既然他自知個性較為內斂,當初為何還會想轉做幕前?他回答說︰「當初並沒有特別去想自己是否內斂這件事會直接影響自己的選擇……其實某程度上(轉幕前)也並非一個很明確的選擇。」小野憶述2011年時因緣際會參演了港台劇《幸福的旁邊》,沒甚麼演出經驗的他在過程中發現演戲的樂趣。「那時的感受是,好像有一個特殊的時空,無端的讓你剝離了自己,卻不是完全剝離,尤其是最初接觸演戲,很多時候都會運用自己本身的習慣或質感,但卻有一種錯開,既是你,又不是你。」

▲ ELLE.com.hk
▲ ELLE.com.hk

十年過去,在小野眼中,所謂的內斂性格與演戲其實並不如想像中相牴觸︰「不是所有角色都需要富表現力的方式去呈現,而在電影中,鏡頭的遠近已經能夠幫助你去調節自己的幅度。我覺得,演員如何與鏡頭共舞,在電影中是很魔法的一回事。所以對一個相對內斂的人來說,和鏡頭工作其實是很友善的。」當然,這種個性無可避免地有其難處。「譬如要演《虎毒不》中的丈夫阿偉,一個這麼『直男』的角色,他是沒甚麼想法的,鏡頭靠得多近你也不可無端向它交出內心戲,因為角色並不是這樣。」

▲ ELLE.com.hk
▲ ELLE.com.hk

勇敢與相信
小野在《虎毒不》中飾演的阿偉是個貨車司機,亦是女主角談善言的丈夫,性格外向、有點長不大,話多而不經大腦,亦不擅長察覺或理解別人內心的感受,也就是大家眼中的典型「直男」,和小野的一貫形象大相逕庭。「這是我首次遇到有着如此質感的角色,我得把自己的原生性格放下多一點,是一個全新的經驗,讓我學習如何在阿偉這個角色上,當一個不思考的人。」小野的說法令我想起,去年因為金像獎而訪問他,那時他提及從《年少日記》的演出獲得啟發,在演繹、揣摩角色的時候可以勇敢一點、相信多一點。這也影響到他對今次角色的掌握,他說︰「阿偉對我來說確實是距離比較遠的人,但我的責任就就是要去面對他所面對的事,而不是簡單說去演一個壞丈夫。我得成為他的一部分,所以即使全世界都覺得他壞,唯獨我不會覺得他壞,因為他不會覺得自己有問題,這就是我演這個角色的起點。」

▲ ELLE.com.hk
▲ ELLE.com.hk

亞洲電影大獎青年大使
今次小野獲邀成為第18屆亞洲電影大獎四位青年大使之一,與日本的岡田將生、台灣的林柏宏以及泰國的Aokbab Chutimon三位年輕演員並列,他對此感到十分興奮︰「和另外三位青年大使走在一起,我大膽點說這根本是一生人一次的機會,自己本身喜歡他們的作品,會有影迷的心態,但身為青年大使,又不可表現得像個小粉絲。」此外,亞洲電影大獎將亞洲不同地區的電影人聚首一堂,小野亦覺得非常難得︰「會發生怎樣的對話?會認識到甚麼新東西?這些都令我很期待。」

**Follow us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