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蘋果分析師郭明錤近日在社群平台X 上分享了關於蘋果自研 C1 數據機的最新情報。據其透露,蘋果正在開發 C1 的升級版本,預計明年量產,目標是提升傳輸速度、改善功耗,並加入對毫米波技術的支援。這一進展不僅展現了蘋果在 5G 技術上的雄心,也為其未來的產品布局埋下伏筆。
C1 數據機使用 4 奈米或 5 奈米製程
數據機是智慧型手機中負責無線通訊的核心元件,其內部包含多個關鍵組件。基帶(Baseband)作為數據機的大腦,負責處理通訊協議和數據編解碼;收發器(TRx)則掌管信號的發送與接收,涵蓋低頻/Sub-6 和中頻(IF)等頻段;而電源管理積體電路(PMIC)則確保數據機的電力供應穩定。
據郭明錤透露,蘋果 C1 數據機的基帶採用 4 奈米或 5 奈米製程,這兩者在性能與效率上旗鼓相當。低頻/Sub-6 收發器與中頻收發器均使用 7 奈米製程,而 PMIC 則採用較傳統的 55 奈米製程。這種多元的製程搭配,顯示蘋果在設計時兼顧了性能與成本的最佳平衡。
升級版實現 mmWave 支援
郭明錤 指出,蘋果正積極開發 C1 數據機的升級版本,並計畫於明年投入量產。新版本將聚焦三大目標:提升傳輸速度、優化功耗表現,以及實現對毫米波(mmWave)技術的支援。毫米波是 5G 網路中的高頻段技術,能帶來超快的數據傳輸速度,尤其適合需要極高頻寬的應用場景,但其硬體實現卻頗具挑戰性。
雖然支援毫米波在技術上並非難題,但要讓它在日常使用中穩定運作,並同時保持低功耗,卻是一大考驗。為此,升級版 C1 的收發器(包括前端)將採用 28 奈米製程,顯示蘋果正全力以赴解決這些難題。
優先考慮整體系統的效能
不同於處理器(CPU)或圖形處理器(GPU)積極追逐最先進製程,數據機的技術路線更為保守。郭明錤 解釋,這是因為將數據機升級至尖端製程的投資回報相對有限。具體而言,即便採用更先進的製程,數據機的傳輸速度提升幅度不大;雖然功耗能有所改善,但基帶本身並非手機無線系統中最耗電的部分。
因此,他預測蘋果至少在明年不會將 C1 數據機的基帶推進到 3 奈米製程。這一策略反映了蘋果在技術研發上的務實思維,優先考慮整體系統的效能,而非單一零件的極致規格。
NewMobileLife 網站:https://www.newmobilelife.co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jetsoiph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