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新聞

漁護署引入兩款水耕種植技術 可加快農作物生長至50%

on.cc 東網

更新於 2020年07月19日03:18 • 發布於 2020年07月19日03:18 • on.cc 東網
光譜植物生長燈可隨植物生長階段來改變光譜,提高生長率。(政府新聞網)
光譜植物生長燈可隨植物生長階段來改變光譜,提高生長率。(政府新聞網)
陳兆麟指兩項科技應用在水耕蔬菜栽培,可加快蔬菜生產。(政府新聞網)
陳兆麟指兩項科技應用在水耕蔬菜栽培,可加快蔬菜生產。(政府新聞網)

近年流行水耕種植,不需要土壤,不用每用澆水,只需少許光源就可以自家種植蔬菜。漁農自然護理署最近引入了兩款現代化生產方法協助業界發展,分別為可轉換光譜植物生長燈和納米氣泡技術,最高有效提高農作物20%至50%的生長速度。

漁護署表示,光譜植物生長燈可隨植物生長階段來改變光譜,以配合植物所需提高生長率。漁護署農業主任陳兆麟表示,試驗結果顯示,紅橡葉生菜及紅珊瑚生菜的生長率經過光譜植物生長燈輔助後,生長率可提高20%至30%,綠橡葉生菜和綠牛油生菜的生長率更可以提高至少50%。

至於納米氣泡技術則可增強水耕種植系統的水中溶氧量,輔助種子發芽和提高水耕菜的生長速度。試驗結果顯示,不同蔬菜品種的種子發芽率可提升3%至36%,蔬菜的生長速度也顯著提高。

陳說,兩項科技若應用在水耕蔬菜栽培,可加快蔬菜生產,使農民有理想收成,而且水耕栽培場地選址具彈性,栽培床架又可多層式向上裝置,增加產量,一年四季皆可在室內栽培,生產穩定。兩項技術均由創新科技署成立的納米及先進材料研發院有限公司(NAMI)研發,目前正在漁護署和蔬菜統營處合作設立的全環控水耕研發中心試行。

東網網站 : https://on.cc/

東網Facebook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onccnews/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