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家就是病房! 科技輔助「在宅急症照護」:尊重意願、安心治療

台灣健康醫療網

發布於 02月14日05:00 •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
醫療團隊透過遠端監測設備,即時掌握病人健康狀況,包括每日在家中需測量血氧濃度、呼吸次數、體溫、心跳及血壓等生命徵象,以利醫療團隊隨時掌握病人狀況並適時應對,避免病情惡化。
醫療團隊透過遠端監測設備,即時掌握病人健康狀況,包括每日在家中需測量血氧濃度、呼吸次數、體溫、心跳及血壓等生命徵象,以利醫療團隊隨時掌握病人狀況並適時應對,避免病情惡化。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自2024年7月起,臺灣正式推行在宅急症照護(Hospital at Home, HAH)計畫,讓急症病人在家中即可接受醫院等級的醫療服務,不僅減輕了醫院壅塞的壓力,更顛覆了許多人對傳統住院治療的想像。

醫療延伸到家中 跨領域合作打造個人化在宅急症照護

奇美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陳殿和指出,HAH的成功仰賴多專業團隊的緊密合作,大家各司其職,共同照顧在宅的病人,並根據病情及居家環境需求量身打造個人化居家治療方案,例如針對患有多重慢性病的高齡病人,醫療團隊會根據每日的健康數據動態調整用藥與治療計畫,確保醫療品質與效率。不僅如此,團隊每月都會舉行個案討論會,深入分析每位病人在治療期間面臨的問題,檢討流程並進行改進,從而不斷優化治療效果與服務品質。

突破傳統醫療診斷模式 科技助力增高效力、更便捷

陳殿和說明,在宅急症照護高度依賴科技與便攜設備。導入物聯網(IoT)的技術,醫療團隊透過遠端監測設備,即時掌握病人健康狀況,包括每日在家中需測量血氧濃度、呼吸次數、體溫、心跳及血壓等生命徵象,以利醫療團隊隨時掌握病人狀況並適時應對,避免病情惡化。此外,也有24小時待命的call center,一旦病人有不適,可以透過預先下載的APP一鍵撥打聯繫值班人員。護理人員會即時提供指引,若病情危急,則安排病人送回急診,讓病人儘速住院接受進一步治療。

此外,「在宅X光檢查設備」可使醫師能即時判讀病情,無需將病人送返醫院進行檢查。同時,攜帶式超音波設備、床邊抽血檢測與藍芽版免疫定量分析儀等工具,也讓居家診療能如醫院般精準高效。

突破居家治療困境 在宅急症照護模式醫療新趨勢

陳殿和表示,透過HAH計畫不僅減輕了醫院的壓力,病人也能夠避免反覆住院帶來的身心折磨,更能在熟悉的家中安心接受治療,並轉介至安寧居家療護,彰顯了醫療服務的溫暖與人性化。對於高齡病人而言,也尊重了他們的意願,讓他們在人生的最後一段旅程中,得以寬心、安心、歡心與放心地走完。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