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想自費測新冠抗體,該怎麼選?如何解讀檢驗結果?

康健雜誌

更新於 2022年07月18日09:05 • 發布於 2022年07月18日09:05 • 出處/康健雜誌 文/鄧桂芬 圖/陳德信
想自費測新冠抗體,該怎麼選?如何解讀檢驗結果?
想自費測新冠抗體,該怎麼選?如何解讀檢驗結果?

你曾經懷疑過自己無症狀感染過新冠病毒?或你是否曾經好奇打新冠疫苗後還剩多少保護力?目前國內常見3類抗體檢驗方法,只要有檢驗需求,皆可自費接受檢查。但我們應該檢驗哪一類的抗體項目?又該怎麼解讀檢驗結果呢?

政府宣布與新冠病毒共存後,一名婦人雖然沒有症狀,但喜愛到處趴趴走看美景的她,卻在某天洗滌衣物時突然聞不到漂白水的味道,這讓她高度懷疑自己也不幸中標。考量個人因素,她遲遲沒有做快篩或做PCR了解是否確診。

一段日子過去了,懷疑自己曾經感染病毒的念頭在婦人心中盤旋不去,她後來決定到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自費做抗體檢驗。醫師請她檢驗N抗體和中和抗體效價。

2週後報告出爐:N抗體無反應、中和抗體陽性且效價達403.3(IU/mL)。前者代表沒感染過,後者代表打完疫苗後的保護力不錯,證明只是虛驚一場。

S抗體、N抗體 我該驗哪一種?

事實上,不少民眾像這名婦人一樣,因懷疑自己確診過而想自費檢驗抗體,有的人曾經打過疫苗,有的人則從未接種過。但民眾卻搞不清楚,在不同的狀況下,所需要檢驗的抗體項目其實不一樣。

針對新冠病毒或新冠疫苗所引起的抗體檢驗項目為下列2種:

1. S抗體

2. N抗體

檢測上述抗體項目,最常見的檢驗方法則有以下3種。前2項需要抽血,第3項則需一點點血液即可。

1. 傳統酵素結合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

2. 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檢查(CLIA)

3. 利用側向流體免疫層析法的快篩卡匣(LFIA)

振興醫院病理檢驗部臨床病理科主任醫師楊尚峯表示,新冠病毒主要由4種結構的蛋白質組成,分別是棘蛋白(Spike protein, S)、核膜蛋白(Nucleocapsid protein, N)、外套膜蛋白和膜蛋白。

其中,病毒是藉由棘蛋白上的接合區域(RBD)和人體細胞受器ACE2結合,進而侵犯人體。所以大多數的新冠疫苗設計原理,就是讓人體產生對抗棘蛋白的S抗體或是對抗RBD部位的中和抗體,來減少病毒侵入細胞。

包括國人常打的莫德納疫苗、BNT疫苗或高端疫苗,都是以產生S抗體來抵抗新冠病毒。「所以,若想了解打完疫苗的血中抗體反應,就會以檢測S抗體為主,」楊尚峯說。

假如不是透過疫苗而是自然感染到病毒,人體也會對核膜蛋白(N)蛋白產生抗體,當幾週後病毒清除了,抗體會留下來。楊尚峯說,此時除了會測到S抗體,也會測到N抗體,「如果想知道是否自己曾經自然感染過,就會檢測N抗體。」

不過還是有例外,楊尚峯補充說,中國大陸的科興疫苗和國藥疫苗的設計,是把病毒殺死了以後再製作的滅活型疫苗,因擁有完整的病毒棘蛋白(S)與核膜蛋白(N),民眾打完這2種疫苗後也有一定比例檢測出N抗體。

(抗體檢驗示意圖。 圖片來源 / Pexels)

想自費驗中和抗體 目前國內也能做到

除了檢驗S抗體和N抗體,林口長庚醫院比其他醫院多了檢測「中和抗體」這項檢驗項目。中和抗體是抗體的一種,其作用是把病毒「中和」掉後,進而減低病毒的毒性,慣用來推估疫苗的保護力。

林口長庚醫院內科部副部長黃景泰表示,檢測中和抗體理論上是要到第三級實驗室(P3)進行,因為需要使用活病毒和病人血清來檢測,需要經過感染、查看細胞生長的狀況,才能看出血清可抑制掉多少病毒感染細胞。

然而,傳統檢驗需要一定時間,操作也有一定危險性,更何況國內P3實驗室並不多,不可能大量執行中和抗體檢驗。為了能以更簡易的方式進行中和抗體檢驗,長庚大學及長庚醫院團隊研發「新冠病毒有效中和抗體檢測試劑」。

不同於傳統上偵測中和抗體的方法,這是將能夠與中和抗體結合的抗原放入試劑,再以「二變量廣義相加模型」進行分析。黃景泰說,這能讓檢測時在一般檢驗室就能執行,檢測時間縮短,而且準確率高達90%以上。

長庚團隊研發的試劑去年已經申請專利、取得食藥署緊急使用授權(EUA)並正式量產上市,長庚醫院也開放民眾自費檢驗。

楊尚峯表示,美國其實也有一項檢測「cPass」,可透過間接方式來評估血清抗體阻止病毒與人體細胞結合的能力。

這項檢測是利用蛋白質競爭的方式,若血清中的S抗體能有效阻止試劑發出螢光反應,就代表體內存在中和抗體,在一般實驗室即可操作。只不過,cPass檢測雖然通過美國食藥局的緊急使用授權,可以在美國當地使用,但台灣沒有引進。

楊尚峯說,振興醫院採用的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檢查(CLIA),敏感度和特異性都高,除了可比較精準地測出S抗體,其實可以篩出高結合力的有效S抗體,而研究證實此方式驗出的S抗體與cPass檢測的螢光抑制效果呈線性關係,也算不錯的檢查方法。

除了3類人 懷疑「長新冠」也適合驗抗體

有誰適合檢測抗體呢?根據疾病管制署發布的「醫事機構自費COVID-19抗體檢驗指引」中,列出3大自費抗體檢驗適用對象:

1. 因為需要去其他國家求學或工作,而必須檢附抗體檢驗證明的人。

2. 經指揮中心同意的人。

3. 有其他因素而需自費採檢需求的人。

除了3大自費抗體檢驗適用對象,振興醫院感染科主任級醫師顏慕庸說,現在還有一類對象也適合做抗體檢測:懷疑可能有「長新冠」影響的病人

顏慕庸解釋,隨著與病毒共存,許多人感染過後,就會出現長新冠症狀,但這些症狀沒有特異性。「最近臨床上就有部分病人因各式查不出原因的症狀就醫或住院,我們就會建議做N抗體檢測,了解是否為長新冠的可能性。」

事實上,去年以前民眾無法自費做血清抗體檢查。一直到網紅「四叉貓」劉宇去年8月接種高端疫苗,多次自費驗抗體、追蹤打完疫苗後的變化,讓更多民眾好奇自己打疫苗後的抗體結果,指揮中心才不得不開放,並公布相關指引,同時要求檢驗報告必須由感染科醫師協助解讀,而非民眾自行解讀。

楊尚峯表示,血清抗體檢查起初是為了協助指揮中心做疫情調查,未開放民眾自費檢測的原因是,檢出的抗體濃度不完全代表感染機率的高低。而且,感染後的保護力不單純來自抗體反應,還有細胞免疫記憶性,非單純驗抗體可呈現的結果,所以目前並不建議民眾常規檢查血清抗體。

(醫師表示,懷疑有長新冠影響的病人也適合做抗體檢測。 圖片來源 / Pexels)

想驗抗體哪裡找?什麼時候驗最好?

不過,現在想檢驗抗體的人都能自費檢查了。從衛福部疾病管制署官網上公布的「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指定檢驗機構」名單,就能查到目前國內可以自費檢驗抗體的機構,目前有263家,每項抗體檢驗自費約1,000元左右。

什麼時候檢驗抗體最好?楊尚峯表示,一般而言,會建議打完疫苗或是確診後的2~4週再驗。「當然,不論何時都可來檢驗抗體,但愈晚驗到的抗體狀態,被其他因素干擾太多,醫師也很難確認到底是什麼原因影響抗體的數值。」

檢驗數據是參考 有抗體≠不會被感染

然而,黃景泰不忘提醒:「檢驗抗體的數據都只是參考。」他以個案婦人為例,第一,感染過病毒一段時間之後,N抗體的檢驗值可能下降;第二,中和抗體效價超過100雖然算高,但檢驗值的高低不代表不會被感染,「臨床曾有病人中和抗體效價驗出約1,000,一樣也是確診了。」

顏慕庸也補充,抗體檢驗的結果只是讓你判別:疫苗打了有沒有免疫反應,或有沒有感染過病毒。「但若認為這樣就能到處趴趴走,那就錯了,因為打疫苗只是減少你的死亡率和重症率,沒辦法減少傳播率。」

「全球花了2年半的時間得到的教訓是:疫苗不是百年大疫的決戰點,也非終極武器,因為病毒演化不會停!」顏慕庸強調,要有效抑制病毒傳播、減緩病毒變異速度,除了打疫苗、知道自己的抗體狀態之外,仍得勤洗手和戴口罩。

如果知道自己已經有抗體,可以不必打疫苗或追加劑嗎?顏慕庸不認同,他說:「假如是無症狀感染,數據無法告訴你是什麼時候感染的,或有沒有重複感染,或又已經感染到哪一個階段,不打疫苗反而是冒險。」

顏慕庸呼籲,家有免疫力最弱的老人和小孩,應該完整接種疫苗先保護好自己,並維持家中環境清潔、勤消毒,才能保護自己與最愛的家人。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