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皮膚外用精油不慎,恐釀皮膚過敏!出現接觸性皮膚炎、冒出紅癢疹子

華人健康網(台灣)

發布於 2022年06月16日02:30 • 圖文提供/世茂出版
皮膚外用精油不慎,恐釀皮膚過敏!出現接觸性皮膚炎、冒出紅癢疹子
皮膚外用精油不慎,恐釀皮膚過敏!出現接觸性皮膚炎、冒出紅癢疹子

在各種類型的精油吸收途徑裡,應用在皮膚上是十分常見的方式,精油的皮膚安全性相關議題,應是所有安全考量中最重要的一種。矛盾的資訊、有問題的測試方法、皮膚反應的不確定性,以及皮膚外用方式是否符合治療目標,這些因素都導致皮膚外用成為安全性最複雜,也最困難的精油使用途徑。

皮膚外用途徑的精油安全性,有三個面向的考量:皮膚刺激性、致敏性、光敏性。如能選擇適當的精油,經過適當的稀釋,以適當的頻率應用在適當的部位,皮膚外用的精油吸收途徑,通常不會造成任何傷害。若有任何一種皮膚不適的情況發生,皆會造成皮膚的發炎反應,不管是哪一種不適症狀,處理方式大同小異。首先,要避免再接觸造成危害的精油。再來,要使用抗發炎的配方,以降低發炎和刺激反應與加速修復。有效的發炎修復產品有蘆薈膠、玫瑰或薰衣草純露、黑種草籽油、瓊崖海棠油、MSM 有機硫霜或乳液(二甲基Methylsulfonylmethane,簡稱為有機硫)。

皮膚刺激性

已知某些精油接觸皮膚後會產生刺激性,嚴重程度取決於使用精油的濃度或稀釋程度。一旦接觸,刺激反應很快會在施用部位出現,反應有可能是輕微、中度到相當嚴重。皮膚敏感的人,更容易體驗到精油產生的刺激性,在一般的美妝保養品中,常常可以見到精油成份。對這些人來說,一定要記得,即使是那些一般被認為只有輕微皮膚刺激性的精油,也可能會造成中度或嚴重的刺激感。此外,任何對精油的化學成份改造,也可能增加皮膚刺激性,或者讓皮膚刺激的原因模糊難辨。在皮膚上使用舒緩性的抗發炎產品,通常可以加速緩解局部發炎或刺激的症狀。儘管許多精油被認為不具皮膚刺激性,但以下幾種可能會造成不同程度的急性皮膚或黏膜刺激。

有輕微皮膚刺激性的精油

輕微刺激性的精油在皮膚上使用時,應謹慎為之。首次使用時,應該在某些容易起反應的區域,進行貼皮測試確認後,再稀釋至6% 以下使用。

•冷杉類精油(如西伯利亞冷杉、銀樅等)、雲杉類精油(如黑雲杉、鐵杉等),以及所有的絲柏和杜松漿果此類富含單萜烯的精油。這些精油氧化後的衍生物,也就是各種過氧化物和環氧化物,是產生皮膚刺激性的原因。精油的氧化通常會在儲存過程中產生,但發生的機率不到1%。

•薄荷醇含量高的歐薄荷與玉米薄荷精油,高濃度時也可能造成一定程度的皮膚刺激。

•由於內含高比例酚醚同基的甲基蔞葉酚,熱帶羅勒精油、龍艾精油也有輕微的皮膚刺激性。

•若為標準化的工業用精油,而不是單純冷壓萃取的柑橘果皮類精油,如檸檬、葡萄柚,也可能有一點輕微皮膚刺激性。

中度皮膚刺激性的精油

在經過貼皮測試確認後,此類精油應稀釋至1% 至2% 後再應用在皮膚上,並且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應與黏膜組織接觸。這些精油富含豐富的單萜醛類分子,尤其是檸檬醛。這類精油有:

•山雞椒、檸檬香茅、香蜂草、檸檬尤加利、檸檬香桃木,以及檸檬細籽精油。要留意這些精油也是皮膚致敏物,應用在皮膚上時,可能造成雙重危害。

•冬青精油也有一定程度的皮膚刺激性。

高度皮膚刺激性的精油

高度皮膚刺激性的精油,只能以非常低的稀釋濃度、非常少的劑量、短時間地使用在皮膚上,並需與其他不刺激的精油組合成複方來使用。通常只有在特殊的皮膚感染症時,這些精油才會被應用在治療中。在實務操作上,必需要用到這些高度刺激性精油抗發炎能力的情況非常罕見,因為有許多不具刺激性的精油,具有優秀的抗發炎能力, 例如玫瑰草、茶樹和沈香醇百里香精油等等。

這些高度刺激性的精油,至少要稀釋到1%,但更保守的實務應用建議,最高濃度是0.5%。這些精油應避免使用在全身按摩,即使稀釋到1% 以下,也不可接觸眼睛與黏膜這類更為敏感的組織。高刺激性的精油,只能稀釋在配方中透過內服途徑使用,或只能以膠囊的形式口服。這類精油包括:

•丁香花苞、肉桂葉、野馬鬱蘭、香芹酚百里香、百里酚百里香、冬季香薄荷、夏季香薄荷,以及其他化學類型及物種是野馬鬱蘭屬與百里香屬的植物,他們含各種大量的酚類分子,如丁香酚、百里香酚、香芹酚。

•肉桂樹皮及中國肉桂樹皮精油,因為具有高濃度的肉桂醛分子,而具有高度皮膚刺激性。

皮膚敏感性

精油造成的皮膚敏感,是今日外用途徑中被認為最重要的安全議題,敏感是最常見的皮膚負面反應。精油造成的皮膚過敏,是指某一種表現出抗原性的精油,產生了立即的接觸性皮膚炎。皮膚也會立即或稍後呈現出高度敏感性,釋放組織胺,出現又紅又癢的疹子。這種過敏反應,可能出現在首次使用某支精油,或者重複使用後出現的累積敏感性;皮膚的負面反應可能立即發生,或在之後的幾個小時到一天半才出現。過敏反應的成因,是對不論是精油本身含有的正常化學分子,或者氧化後所產生的化合物的典型反應。要注意的是,任何形式的精油摻混,都可能增加肌膚敏感的機率,也會讓造成敏感的原因模糊難辨。

簡言之,精油摻混會同時增加皮膚刺激與敏感的危險性,這是外用途徑經常被忽略的皮膚安全性議題。只要不再使用引起皮膚敏感的精油,敏感反應通常會自行復原,使用前述舒緩性的抗發炎產品,也會加速復原速度。此外,也可以使用非常低濃度的抗組織胺及抗癢精油,例如藍絲柏、永久花、德國洋甘菊和岩蘭草精油。而單萜醇及倍半萜烯分子含量高,可滋潤再生皮膚、抗感染的精油,如玫瑰草、大西洋雪松和廣藿香精油,因為具備組織修復及舒緩皮膚的能力,也很適合使用於皮膚敏感症狀。

若有特定皮膚過敏部位或體質的人,紅疹反應通常會復原得比較慢,也常會轉變為需要外用內服同步處理的慢性皮膚疹,好降低過敏導致組織胺分泌造成的發炎症狀。此時應該為個案進行完整的診斷,尤其要一併留意壓力程度、飲食習慣及生活方式。

精油造成的皮膚敏感,從非常輕微到各種嚴重程度。雖然大部分的精油不會致敏,以下列出的品項帶有潛在的致敏性風險,應謹慎使用,尤其應該注意使用劑量、稀釋性及連續使用的時間。

輕微致敏性的精油

有輕微致敏性的精油應用在皮膚上時,濃度應稀釋到2% 以下。

•冬青精油含有水楊酸甲酯,除了有輕微的皮膚致敏性,也可能產生些微的皮膚刺激感。

•有些專家認為,含高比例沉香醇分子的精油,也可能因為氧化產生的沉香醇過氧化氫化合物,而具有潛在的致敏性。薰衣草、沉香醇百里香、花梨木和芳樟都屬於此類精油。

中度致敏性的精油

中度致敏性的精油應用在皮膚時,濃度應該稀釋在1% 以下。

•所有的柑橘果皮類精油,如佛手柑、橙、橘、萊姆,以及絲柏、杜松、雲杉類、蘇格蘭松、冷杉類、甜茴香,還有苦茴香、乳香、黑胡椒、白千層、綠花白千層、茶樹等精油,可能含有氧化的單萜烯類分子,而造成中度過敏症狀。這類分子也可能產生輕微的皮膚刺激性。

•百里酚百里香精油、綠花白千層精油、薑精油、安息香及秘魯香脂精油,也可能存在中度致敏性。

•月桂葉精油中的甲基丁香酚,可能造成皮膚的中度過敏。

•檸檬香茅、山雞椒、香蜂草、香茅、檸檬細籽、檸檬香桃木、檸檬馬鞭草精油,含有可能導致皮膚過敏與刺激的檸檬醛或香茅醛。

•野馬鬱蘭精油、丁香花苞精油和肉桂葉精油,含有高濃度的酚類分子,對皮膚有一定程度的刺激與致敏性。

高度致敏性的精油

•萃取樹皮或葉子的肉桂精油與中國肉桂精油,內含高度致敏及皮膚刺激性的肉桂醛分子,建議稀釋後的最高濃度為0.07%。

•薰衣草原精(非精油)被認為有高度致敏性,建議稀釋至0.1%以下使用。

本文選自世茂出版《芳香藥典:精油療法的臨床指南》一書

加入華人健康網LINE@好友,健康資訊不漏接!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