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可能對愛滋病的認識不深,隨着醫學發展,全球在治療和預防愛滋病病毒感染有很大的進步。究竟什麼是愛滋病?
主持:每年的12月1日是世界愛滋病日,根據衞生防護中心本年第二季數字,錄得93宗感染「人類免疫力缺乏病毒」,即愛滋病的新增個案,但大眾對此病的理解可能未必夠深入,一聽到「AIDS」或「 HIV」都會聯想到愛滋病,兩者有什麼分別?我們邀請了養和醫院感染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徐詩駿醫生講解一下。
醫生:愛滋病由愛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簡稱HIV)引起,但不是所有感染愛滋病病毒的人,也會演變成愛滋病,醫學稱為「後天免疫力缺乏症」(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簡稱AIDS)。
感染愛滋病病毒後,病毒會慢慢破壞人體的免疫系統,令免疫力變差,導致身體出現各種感染甚或惡性腫瘤,這病發階段可以界定為愛滋病。現時有抗病毒藥物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毒,如感染愛滋病病毒後無接受治療,感染者會在大約十年內發病為愛滋病。
主持:那只要好好控制病毒就不會演變成愛滋病嗎?
醫生:正確,即使病毒進入人體後會破壞免疫系統,但可以透過藥物控制病毒的數量,令免疫系統慢慢恢復正常。
主持:首宗愛滋病感染是於1981年出現,既然已有藥物可以控制,為什麼現時全球的愛滋病感染人數仍然高企?
醫生:原因眾多,首先是病毒初出現時大眾對它的認知不多,亦沒有有效的藥物。另外,因為愛滋病病毒的潛伏期很長,即使在感染病毒後仍會有一段很長的時間沒出現什麼徵狀,令他們沒有意識去求醫,以及在不自知的情況下繼續傳播病毒,造成「隱性傳播」,令「中招」的人愈來愈多。
主持:在什麼情況下會感染到愛滋病病毒?
醫生:不安全的性行為是感染愛滋病病毒的主要途徑。另外,接觸感染愛滋病病毒的血液,共用針筒,也有機會受感染;還有母嬰傳播,若媽媽不知道自己受感染或沒有接受治療,在懷孕及生育的過程中也會把病毒傳給嬰兒。
主持:感染愛滋病病毒會出現什麼徵狀?
醫生:當急性感染時,約一半病人會出現跟重感冒或普通病毒感染相似的徵狀,如發燒、全身肌肉酸痛、淋巴腫脹、頭痛等,另一半病人則基本上完全沒有徵狀,直至免疫系統受到破壞而引發其他感染才會出現徵狀。
主持:在什麼情況下應進行病毒測試?
醫生:那要視乎是否出現病徵和受感染的風險,非高風險人士不用特意進行測試。相反,若認為自己屬高風險人士,即曾進行高風險的性行為,或懷疑對方有機會是帶病毒者,便應該進行測試。另外亦有情況是病人因急性感染而出現比較罕見或反覆的感染,醫生便會為其進行愛滋病病毒測試。順帶一提,香港現時所有孕婦也會進行產前檢查,其中也會接受愛滋病病毒測試。
主持:有什麼不同方法測試愛滋病病毒?
醫生:測試愛滋病病毒可以分為快速測試 (rapid test)及確定診斷測試 (confirmatory test)。快速測試是透過抽取手指頭血液樣本,以進行快速病毒抗原及抗體檢測,通常作為篩查之用 。 而確定診斷測試則需經由抽血來進行,除了病毒抗原及抗體檢測,亦可檢測病毒的核酸,即RNA檢測,對確認急性感染十分有用。
主持:當證實感染了愛滋病病毒,病人的心情會變得很沉重,因為大眾仍然視愛滋病為不治之症。現時能否透過治療消滅或控制病毒,防止它演變成愛滋病?
醫生:在進行愛滋病測試前,醫生會先為病人進行輔導,詢問他們是否屬高風險人士,並解釋應如何應對測試結果,即使是陽性,也有機會得到有效的治療。完成測試後便會向病人提供更多資料,以準備下一步的治療及跟進,及是否有需要進行第二次的測試。經過多年發展,現時已有十分有效的抗病毒藥,患者在服用後的三至六個月內,病毒量已可降低至無法檢測的水平,非常有效。目前愛滋病已可透過有效的藥物去控制病情和預防,所以應該視它為一個慢性疾病,而不再是一個不治之症。
主持:病人是否需要長期服用藥物?
醫生:是的。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能徹底消滅病毒的治療,但只要病人依照醫生指示,每天服藥,也可有效控制體內的病毒量。
主持:全球愛滋病患者的數目可有望減少嗎?
醫生:聯合國愛滋病規劃署制定了「95-95-95」目標,分別是期望能成功找出95%受感染者進行測試;當中再有95%可接受治療;最後是有95%的人接受治療並成功抑制病毒量。有研究指出,若朝著這方向前進,可在不久將來把愛滋病患者的數目慢慢減低,中斷傳播鏈,因為當患者體內的愛滋病病毒已被藥物抑制至極低水平就不能再傳播開去。因此盡早抽出受感染人士並給予合適的藥物治療是關鍵,透過抑制病毒,把傳播鏈切斷。
主持:若感染愛滋病病毒後沒有服用藥物,會出現甚至問題?
醫生:最大的隱憂是他們不知道自己已受感染而把病毒傳播。幸好經過多年的公眾教育和宣傳,很多高風險人士一旦懷疑自己有機會感染愛滋病病毒,也會盡早進行測試和接受治療。
主持:有什麼方法可以預防感染?
醫生:如之前所說,不安全性行為是感染愛滋病病毒的主要途徑,因此如曾發生不安全的性行為,或懷疑對方可能已受感染便應進行愛滋病病毒測試,但測試只是找出病毒的確診方法,若能做到預防當然是最好。除了避免不安全性行為,還可進行暴露前或暴露後預防性投藥(PreP/ PEP),即在接觸病原體之前或之後服用抗病毒藥物以預防愛滋病病毒。
主持:即使沒有確診感染愛滋病病毒,但擔心自己受感染也可服用這些藥物?
醫生:沒錯,有研究指出,高風險人士如定期服用這類抗病毒藥物可有效預防愛滋病毒感染。
主持:一旦感染愛滋病病毒,是否會終身留在病人的體內,這會對患者的身體和心靈帶來長遠的影響嗎?
醫生:這視乎有沒有及時用藥,當病毒留在身體愈久而不接受治療,免疫系統便會受更嚴重的破壞,若確診後能盡早服藥及按醫生指示定期覆診、驗血,身體機能及免疫力仍可跟非感染者一樣無異,過正常的生活,其存活率亦與常人沒有大分別。
主持:感染愛滋病病毒或確診愛滋病的人士,在日常生活需要注意什麼嗎?
醫生:如病毒量已完全受到控制,即是在血液中再驗不出病毒,病毒便不可能傳播開去,但仍要注意進行安全性行為。即使已受愛滋病病毒感染,若病情能控制得好,患者亦可過正常生活,甚至可與異性伴侶培育下一代。
主持:但會否出現母嬰感染把病毒遺傳給下一代?
醫生:如能成功控制病毒,以及做好預防措施,下一代受感染的機會很微。
主持:你認為愛滋病感染有朝一天會終止嗎?
醫生:按現時的治療方向來說是可行的。愛滋病病毒測試現時已發展得很成熟,高風險人士亦不抗拒進行相關測試或者服用暴露前的預防藥物,近年全球的愛滋病新增個案數字也在遞減,除了某些國家因公共衞生教育不足或歧視問題,感染情況沒有太大改善,但相信假以時日,愛滋病的傳播鏈有望中斷。
主持:相信大家都希望見到愛滋病傳播鏈終結的一天,很多謝徐醫生的分享,再見!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