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甚麼時候開始,設計變成了製造需求與慾望,諷刺的是現代人擁有得越多,內心卻越是充斥著強烈的空虛感。通過設計,能如何改變人們的互動方式與生活經驗?
《Unfinished Project》設計師鄧智達與李康廷希望嘗試用一個重新的角度去思考「未完成」與「已完成」之間的關係,最深刻的印象是當我們的生活是為了「fit in」所謂現今社會「已設計好」的系統中,是否一個最理想的狀態,我們能否重新塑造自己的設計?
另一邊箱設計師Anthony Ko 同樣帶着一個新的角度,從「損毀」的角度去思考「家」這個概念。
「家」是讓人感到有歸屬感和依戀的地方,這一點從房屋的形狀便可得知。這種依戀將無形的「家」的概念實體化,從而將「擁有」轉化為「存有」。當地震或海嘯等災劫發生時,我們家庭的物理呈現—以及它們攜帶的情感和記憶—都變得脆弱。在體驗這種模擬的毀滅狀態時,人們能領悟到什麼?房屋內的靈魂能否證明仍有東西存在?災難究竟會帶來重生,還是一切都將在房屋崩塌時隨之毀滅?
留言 1
ゆきや
If you’re not sure about
11月29日08:50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