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蘭三年展向來高屋建瓴,但是這一次,對設計不敏感的普通人也能在其中感受到全世界的孤獨、悲觀、掙扎,愛與美。
作為米蘭的學術標杆,三年展今年的展覽主題為 「破碎的自然,設計承載人類生存」 。這個主題看起來似乎又沉重又無趣,但是主題館經過精心組織呈現出相當的可讀性——就像大自然本身,精英無不會為這座「設計珠峰」而競折腰,而隨隨便便闖進來的普通人也能點點滴滴地得以觸動、啟發思考。這種專業與大眾的完美平衡,節奏與尺度的精妙把握,得益於MoMA研發總監Paola Antonelli的加持。
主題館:自然的複雜性與多樣性
主題館深入探索多年以來,人類與自然環境割裂或受損的聯繫。通過面向不同建築和設計專案撒下巨網,展覽強調了「修復性設計」的概念,通過突出不同尺度的項目和概念,來重新思考包括自然和社會生態系統在內的「人類與環境之間的關係」。
|破碎的自然
主題展覽包括四件特別委託的作品,分別來自Formafantasma、Neri Oxman及其研究小組、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的仲介事項小組、Sigil駐紮在貝魯特和紐約的合作社,以及資料驅動型研究創新工作室Accurat。除此之外,還包括過去30年來約100個來自全球的修復性設計、建築和藝術案例。
|偉大的動物樂團
這種最單純的方式深深擊中了我的內心。該單元由巴黎當代藝術基金會委託,由音樂家和生物聲學專家Bernie Krause以及英國工作室United Visual Artists創作。這一超大型的沉浸式黑暗展廳,帶領人們沉醉在大自然的不同生靈的聲音中,通過視覺和聲學的混合,還原動物王國的魅力。如果時間允許,我能在這裡躺上一整天……
▲ 這個視覺效果驚人的「合唱團」音訊共有9組,每組約為12分鐘左右。它們分別是:序言,前後對比,亞馬遜,海洋,阿崗昆公園,非洲德桑加,美國育空河三角洲,Mungwezi牧場,以及紅杉國家公園裡的新月草原。
Krause一直致力於瀕危野生動物聲音的存檔工作,從其特殊的「動物樂團」的聲音中,我們能夠辨別一天的時間流逝,或者標誌著季節的更替——溫帶雨林和熱帶雨林像富有生氣的動物管弦樂隊,昆蟲、兩棲動物、鳥類和哺乳動物會發出有條理的聲調……耳朵告訴我們, 每一片樹葉和每種生物的竊竊私語都在訴說著我們所生活的大自然, 甚至包含了愛的真諦,尤其是人性 ……這些獨特的敘述中所蘊含的資訊,是生物群落產生的集體聲音的後續。這些令人陶醉的美好時刻,讓人充滿了希望。
|植物之國
由卡地亞當代藝術基金會的倡議,由植物神經生物學家Stefano Mancuso策劃。植物不僅是一種資源,也有指導人類避免未來災難的潛力。它們在地球上存在的時間比人類長得多,能更好地適應環境變化,未來也很可能比人類存活更久。展覽以一系列多媒體體驗的形式展開,藝術監由義大利奧林匹克儀式創意總監Marco Balich擔任。
展覽不是簡單地羅列已經滅絕的植物,或者歷數食物的科屬作用,而是以一個真正的國家(nation)的形式,來訴說植物的歷史甚至「生活」。植物龐大的物種構成決定了其獨有的內在自組織性,尊重並審視這些特性將為人類帶來全新的視野。在展覽的最後,植物甚至有自己的國旗、國徽,參觀之後的你竟然可以選擇去宣個誓。
國家館:22個國家解讀時代問題
主題展覽共有22個國際參與方,由國際卓越的機構和大學以及政府實體推動。國際參與者們提供了各種各樣的主題、觀點、背景和起源,展示了文化傳統的複雜性和多樣性。但是和主題館的展覽比起來,(限於有限的條件,)有些國家館的可讀性就顯得過於單薄含混了。
文章interni轉載
文字 / Swann
攝影 / Lenz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