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新聞

中小學教師學位化 萬六文憑教席加薪

星島日報

更新於 2018年05月28日19:25 • 發布於 2018年05月28日19:00
■據悉,當局以三至五年時間,考慮全面落實中小學教師學位化,解決同工不同酬的問題。

(星島日報報道)爭議逾三十年的教師學位化,終見終結的一天。本報獲悉,當局考慮全面落實中小學教師學位化,小學料三至五年內完成,中學或會一次過調高學位教席比例,現時約一萬六千名持學位的文憑教師,將有望加薪,改變以往同工不同酬的情況,預料政府須每年投入至少十六億元的新增經常性開支。

負責研究教師學位化時間表,教育局屬下的教師專業發展專責小組,明天將舉行會議。據悉,小組經過逾半年的研究,一致認同須加快學位化時間表,有別於以往《施政報告》只是上調比例,小組將首次提出教師全面學位化的具體時間,有望在三至五年內完成,屆時文憑教席將成為歷史。小組將在下月提出初步建議,料同時就過渡至全面學位化,在教師專業階梯、教師職級安排等提出建議,並公開諮詢。

據了解,小組成員關注小學以助理小學學位教師(APSM),出任科主任等中層職位,若把文憑教師在短時間全面轉為學位教師,或影響學校人事安排,初步傾向分階段逐步調高比例,讓學校在教師升遷作妥善部署。小學學位教師職位比例上一次上調是一五年,當時分三年,把比例由五成上調至一七學年的六成半。至於○七年分兩年調整、現時學位教師比例達八成半的中學,有持份者向小組建議一次過調高,達至全面學位化,但兩者具體安排,仍待當局與辦學團體、校長議會等進一步商討。

在新措施下,全港共一萬六千名現職文憑教席,凡持學位資歷的教師,有望轉任為學位教席。以小學文憑教師(CM)為例,現時起薪雖與助理小學學位教師(APSM)相若,即約二萬八千元,但兩者頂薪卻相差逾一萬元。隨着全面學位化,意味獲頂薪的CM,月薪由四萬四千多元,調升至APSM的五萬五千多元(表三)。消息指,政府初步估計,落實中小學教師全面學位化,每年須增加至少約十六億元的經常性開支。今年三月《財政預算案》增撥二十億元額外經常性教育開支,使得未分配的「教育新資源」增至三十四億元,據悉正是避免教師全面學位化的支出,影響到其他教育新猷的推展。

現時全港中小學教師高達九成九持有學位,根據當局最新估算,全港分別有一萬一千三百八十名小學教師(表一)與四千四百名中學教師(表二),雖持有學位資歷,卻受聘為文憑教席,比例約五成半及兩成。至於近九百名未持學位資歷的中小學文憑教師,據悉大部分接近退休年齡,料可透過自然流失處理。

中小學教師學位化爭議持續逾三十年,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前,大部分小學教師均是教育學院的文憑畢業生,毋須學位資歷,政府於九十年代初提出小學教師學位化目標,由九四/九五學年開設小學學位教師職系,並訂立學位教席比例上限。自○四年起,文憑教師培訓課程停辦,新入職教師均須持有大學學位,現職教師亦進修提升資歷,使得持學位的教師人數愈來愈多,但礙於財政承擔能力、運用資源優次等理由,政府一直維持文憑教席,衍生教師資歷與職位不符、同工不同酬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