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銀行持續看淡樓價,該行下調港樓前景至「中性」,並列出三大原因解釋:一是首季樓價急升7%,影響部分潛在買家入市意欲;二是樓市小陽春後,二手成交量急速回落;三是大量新樓供應,加上發展商出價低於預期,並預計今年會蒸發年初的升幅,打回原形。
上述三點老樓在四月初時已觸及,不過未有太多數據支撐,因此只是靠感覺和地區考察的個人判斷。事實上,樓價指數上落2%很平常,只因指標屋苑成交不多,及很多屋苑樓宇年紀太大,升又唔係多,跌亦有限,故此指數未足以反映全部,唯樓價好睇個別因素,因樓層、景觀、內部現況和業主出售意向極有不同,很難劃一價來判斷,不同新樓,景觀和樓層基本分野,加上單位類型亦有很大分別,如細單位較為歡迎,故此縱使同層呎價亦會較高。
因此報告預測只作為一種意見,並不代表全部,如早前睇樓時業主的堅持,不願減價,本身極實力不需現金周轉,所以不會減價;掉頭來說,如業主急套現,如移民、財困等等,願意減價的預期較為高,由於不能以同一把尺來量度樓價,故以成交價作為最新參考,多以質素較高的單位便會扯高平均價,反之便會拖低,所以幾時都話;僅作參考、未能作準。
樓價復甦短命,除因成交不足外,也因為為數不少的業主轉吼內地樓,資金北上尋寶有關,據大灣區老友說,自通關後,發展商客出奇謀來吸引港人北上購房,附加優惠一籮籮,還有本港官員紛紛北上,與地區官員商討合作空間,自然兩地資金交流活躍,正藉內地大量基建陸續完工,實體上已有很大誘因,二來內地樓價分別較疫情高峰位大幅回落,價錢等同三分一甚至五分一港樓價錢,除了深圳外,大灣區其他城市也有港人的足迹。
內地傳媒報導,上海有批豪宅新盤,在降價後出現排隊人龍,而且位位也是超級富豪,而新價較同區同樓盤二手價有近三成折讓,難怪富人亦勢搶樓而歸,也反映出市場不是缺資金,而是缺誘因,當出現劈價潮便出現搶樓人龍。
藉港樓調整,內房加快吸資,現時每月約有近100個團北上睇樓(附帶美食團),每逢周末或假期前夕,發現關口早上已有多個睇樓團集合出發,排到水洩不通,據聞打鐵趁熱,在快來的暑期,每日加開睇樓團次數,大翻數倍人數,若然是這樣,又重現一車車睇樓團的場面,不過今趟不是在香港發生,而是在大灣區其他內地城市內,真的是風水輪流轉。
撰文:資深傳媒人劉兆昌
自1988年起投身地產傳媒採訪工作,見證香港樓市大時代三十年變化,曾任多間傳媒機構地產版主管,為香港傳媒界第一代地產版從業員,並曾於2010年出首本買樓入門書,目前為自由創作人,中港兩邊走。
留言 1
Ason
呵呵!文宣是不能推高樓價的!
2023年05月25日14:39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