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科技

【評測】Marantz AV 10、AMP 10:Dirac 調聲超立體!超越戲院音效的旗艦前後級

SPILL

發布於 2023年06月26日06:48 • 熾

Marantz 今年的全新 AV 擴音機除了外形和型號大改之外,也帶來了不少升級。旗艦型號 AV 10 前級和 AMP 10 後級更加相當有驚喜,後者首次引入了多達 16 聲道放大,配搭前級的 15.4 聲道處理,直接就可以享受到家用最終極的 15.4 聲道輸出。新機更支援了付費的 Dirac Live 自動音場校正,今次都會實試一下表現;預告一下,效果十分突出。

設計及規格

家用終極 15.4 聲道處理

Marantz 新一代 AV 擴音機採用了新的型號命名方式,數字愈細、代表定位愈高階,而 AV 10 就是現時的旗艦前級。定位上可算是之前 AV8805A 的升級型號,因為後者也「只有」13.2 聲道處理,而 AV 10 就配備了 Griffin Lite XP Sharc DSP,提供多達 15.4 聲道處理。機身更設有 17 組的 RCA Audio 以及平衡 XLR 輸出,可以讓用家相當靈活地自由配置環繞聲道。此外機背還有兩聲道 XLR 平衡輸入,4 組超低音輸出也同時提供 RCA Audio 及 XLR 連接,接駁極之全面。音效方面支援了 Dolby Atmos、DTS:X、IMAX Enhanced、Auro-3D 以至 DTS:X Pro、MPEG-H、360 Reality Audio 等格式,可算是現時支援音效最齊全的 AV 前級。而除了原生支援 Audyssey MultEQ XT32 的自動音場校正之外,也可付費升級 Dirac Live 的空間音效校正,提供了更豐富的環繞聲效玩法。

AV 10 和 AMP 10體型接近,兩者都採用了 Marantz 新一代相當優雅型格的設計。
AV 10 和 AMP 10體型接近,兩者都採用了 Marantz 新一代相當優雅型格的設計。
左右對稱的設計,AV 10 左邊旋鈕是訊源選擇、右邊是音量控制,打開前面板就有額外的機身操控按鈕。
左右對稱的設計,AV 10 左邊旋鈕是訊源選擇、右邊是音量控制,打開前面板就有額外的機身操控按鈕。
前面板也設有 6.3mm 耳機端子。
前面板也設有 6.3mm 耳機端子。
AV 10 機背。
AV 10 機背。
7 入 3 出的 HDMI 除了 Zone 2 之外全部都支援 8K HDR 影像,主 HDMI 支援了 eARC 音效回傳。
7 入 3 出的 HDMI 除了 Zone 2 之外全部都支援 8K HDR 影像,主 HDMI 支援了 eARC 音效回傳。
4 組超低音輸出,除了 RCA Audio 之外也提供了 XLR 平衡接駁。
4 組超低音輸出,除了 RCA Audio 之外也提供了 XLR 平衡接駁。
下面則是多達 17 組的 RCA Audio 和 XLR 的模擬輸出,由 Surround Back 至 Height 4 聲道都可以讓用家自行再配置。
下面則是多達 17 組的 RCA Audio 和 XLR 的模擬輸出,由 Surround Back 至 Height 4 聲道都可以讓用家自行再配置。
AV 10 也提供了多組兩聲道模擬輸入,包括一組 XLR 平衡輸入。
AV 10 也提供了多組兩聲道模擬輸入,包括一組 XLR 平衡輸入。

豐富影、音功能配搭頂級用料

AV 10 機身提供了 7 入 3 出的 HDMI 接駁,除了 Zone 2 的輸出之外,其他均支援了 4K/120Hz、8K HDR 影像,包括 Dolby Vision、HDR10+ 等格式,也支援了 eARC 的音效回傳。無線連接方面就內置了藍牙及 Wi-Fi,配備功能強大的 HEOS 多房間音樂串流系統,支援了 AirPlay 2、Spotify Connect、TIDAL 以至 Roon Tested 等串流功能,播歌同樣方便。作為 Marantz 新一代的旗艦,用料當然也落足功夫,配備了自家最高級的 HDAM-SA3 放大電路、多達 10 組 ESS ES9018K2M 解碼、4 層電路板架構分隔模擬音訊、接地、供電等部分,OFC Winding 環牛供電、多層鋁合金外殻配合額外銅製底板有效杜絕外界干擾及加強穩定性,此外座檯腳以至 RCA 端子都各有優化,在總諧波失真和訊噪比等各方面的測量數據,比起之前的旗艦 AV8805A 都有不少改進。

AV 10 內部。
AV 10 內部。
AMP 10 內部。
AMP 10 內部。
配備了 HEOS 串流模組,後面則是大量的 HDMI 散熱。
配備了 HEOS 串流模組,後面則是大量的 HDMI 散熱。
15.4 聲道共 19 組的獨立前級放大電路,與供電部分置於機身前方,後面則是純數碼電路以及下層的 DAC 電路,互相分離、減少干擾。
15.4 聲道共 19 組的獨立前級放大電路,與供電部分置於機身前方,後面則是純數碼電路以及下層的 DAC 電路,互相分離、減少干擾。
AV 10 和 AMP 10 除了堅固的鋁金屬外殻之外,底部還有額外一層銅製底板,可以進一步加強防震和屏蔽。
AV 10 和 AMP 10 除了堅固的鋁金屬外殻之外,底部還有額外一層銅製底板,可以進一步加強防震和屏蔽。

家用最強 16 聲道放大後級

而與 AV 10 配搭的 AMP 10 旗艦後級,也是現時其中一款最強的家用後級擴音機。Marantz 之前最高階的 MM8077 後級也只提供 7 聲道放大,今次一口氣提供了多達 16 聲道放大,與 AV 10 可說絕配。每聲道提供 200W 功率,也為了應付如此高輸出,Marantz 首次在多聲道擴音機採用了 Class D 放大。而 16 聲道放大輸出,也支援了 Bi-Amp、BTL(Bridged Tied Load)等不同的接駁方式,在配置上更靈活。加上 HDAM-SA2 電路、Current Feedback Amplification 等技術,在規格方面提升相當多。音訊處理及放大部分採用了模組化設計,方便替換。而且每組放大電路都加入了屏蔽金屬板,機身中央同樣隔開了音訊電路及供電部分,加上鋁合金機身以及銅製底座,都可以有效減少干擾、提升音質。此外,AV 10 和 AMP 10 都是由 Marantz Sound Master、總監尾形好宣(Yoshinori Ogata)先生進行調聲,確保達到 Marantz 高音質標準以及柔潤富韻味的音色。

經典的前置標頭設計,似足 1967 年推出的 MODEL 9 擴音機,會跟隨 Channel 1 喇叭輸出的電壓來作出反應,視覺效果夠出色。
經典的前置標頭設計,似足 1967 年推出的 MODEL 9 擴音機,會跟隨 Channel 1 喇叭輸出的電壓來作出反應,視覺效果夠出色。
前面板的燈光可以調節光暗,側邊也採用了波浪紋的設計,作為旗艦機質感十分不錯。
前面板的燈光可以調節光暗,側邊也採用了波浪紋的設計,作為旗艦機質感十分不錯。
AMP 10 機背。
AMP 10 機背。
提供了 RCA Audio 及 XLR 輸入,機背設有撥杆切換,也可以選擇 Bi-Amp、Normal、BTL 等接駁輸出模式。
提供了 RCA Audio 及 XLR 輸入,機背設有撥杆切換,也可以選擇 Bi-Amp、Normal、BTL 等接駁輸出模式。
Channel 1 的輸出上面就有標頭的標誌,設計相當細心。
Channel 1 的輸出上面就有標頭的標誌,設計相當細心。
多達 16 聲道放大輸出,喇叭端子採用了與 MODEL 40n 相同的部件。
多達 16 聲道放大輸出,喇叭端子採用了與 MODEL 40n 相同的部件。
自動休眠、擴音機控制、Trigger in/out 等接駁都有齊。
自動休眠、擴音機控制、Trigger in/out 等接駁都有齊。
AV 10 和 AMP 10 都採用了特製的大型環牛供電。
AV 10 和 AMP 10 都採用了特製的大型環牛供電。
放大部分採用了模組化設計,兩聲道為一組。
放大部分採用了模組化設計,兩聲道為一組。
採用了 Marantz 自家的 HDAM-SA2 電路,確保音質和音色。
採用了 Marantz 自家的 HDAM-SA2 電路,確保音質和音色。

選單及設定

AV 10 也採用了 Marantz 新一代的全高清選單,除了更精美清晰之外,也加入了更多圖示顯示相關設定,讓用家更易明易用。今次測試的 AV 10 已經加入了另購的 Dirac Live 空間音效校正功能,所以也多了 Dirac 相關的選單項目,包括 3 組 Dirac Live 的設置以及 AV 10 本身兩組 Speaker Preset,切換不同音效效果也相當快捷靈活。

兩組 Speaker Preset 可以分別儲存 Dirac 及 Audyssey 的校正設定,方便隨時切換。
兩組 Speaker Preset 可以分別儲存 Dirac 及 Audyssey 的校正設定,方便隨時切換。
Dirac Live 的聲效校正也可以調節效果,提供了 3 組儲存選擇。
Dirac Live 的聲效校正也可以調節效果,提供了 3 組儲存選擇。
另購了 Dirac Live 加入功能之後,就會多了 Dirac 相關的選單,雖然設定也是通過電腦接駁進行。
另購了 Dirac Live 加入功能之後,就會多了 Dirac 相關的選單,雖然設定也是通過電腦接駁進行。
AV 10 本身也設有兩組 DAC Filter,提供不同的聽感,讓用家因應自己的喜好來選擇。
AV 10 本身也設有兩組 DAC Filter,提供不同的聽感,讓用家因應自己的喜好來選擇。
Dirac 有自家的收音咪用作音效校正,右邊則是跟機的 Audyssey 收音咪。
Dirac 有自家的收音咪用作音效校正,右邊則是跟機的 Audyssey 收音咪。

音效表現

「無微不至」的細節及空間感 Dirac 調聲效果驚喜突出

今次測試 AV 10 + AMP 10 的旗艦前後級組合,配搭的環繞喇叭系統也是旗艦級,9.2.6 聲道配置採用了 B&W 802 D4(Front)、HTM81 D4(Center)、805 D4(Front Wide)、804 D4(Surround)、AM1(Surround Back)、AM1(Front Height)、CCM663(Top Middle)、AM1(Rear Height)以及 DB2、DB4S 作為超低音輸出。先試了 Dirac Live 校正的效果,一開聲已經感受到與 Audyssey 校正的音效有相當大的分別。播睇慣睇熟的《Dolby Atmos 試機碟》,空間感可以做到超過聆聽時實體空間的闊度,音場擴展得極之寬闊。而且落葉、昆蟲、飛鳥的聲效結像呈現得前所未有地突出,聲音極之實在而且定位清晰,甚至乎有點太誇張。睇《無聲絕境 2》開場、外星怪物隨隕石降臨,因為所有聲效的定位、走位都極之清晰明確,初聽就已經十分抓耳,爆炸的大場面、周圍走避的人群、躲避追殺的屏息靜氣等音效細節眾多而且複雜多變的場景,的確有點讓人上癮的投入感,是比以往「沉浸式」更具沉浸感的聲效體驗。

切換回 Audyssey 的聲效校正再重睇所有影片,感覺上是一切都重新歸位,是一向熟悉的環繞聲效感覺,無需要特別 A/B 來回比較已經可以明顯區分兩種效果。Audyssey 校正之下空間感不及前者寬闊,但音效更加緊緻,音場可以做到完全籠罩聆聽的位置。打鬥、飛行、車聲、說話依然有不錯的結像、定位和方向感,但不似 Dirac 那般有種特意將每個聲效抽離出來的突出感覺,而是更偏向與環境聲融合得更多,整體效果會更自然。就睇戲的聽感而言,Dirac 會更刺激過癮一些,Audyssey 則是更自然舒服,前者更抓耳、後者更耐聽,可說是各有優點。至於轉換到聽歌,Dirac 就突顯到原生為 Hi-Fi 調聲而設的優勢,高頻延伸更高但更潤,音色細膩而富味道和韌性,配合本身出色的空間感,聽《The Berlin Concert: Live from the Waldbuhne》現場演唱的效果一流,在 9.2.6 聲道的頂級配置之下,真係可以講一句「簡直有置身現場的感覺」。

總結

將最好的影院音效帶回家

買得 AV 10 + AMP 10 大概很難抗拒駁滿 15 聲道喇叭的衝動,而 15.2、15.4 聲道的配置,也可說是將現時最好的影院音效帶回了家居。其實以往高階家庭影院在音效分析力、定位、結像等方面甚至好過很多戲院,不過在音效的規模、音場的空間感等方面就很難超越。而聽過 Dirac 調聲之下的 AV 10 + AMP 10 配搭,就真的有兩者兼得的感覺,而且保證坐到最靚座位。而對於更偏好自然音效的朋友,也有 Audyssey 的調聲設定可以快速切換,照顧周全,也是現時買得到的其中一套最強環繞聲效系統。

Specifications

AV 10

聲道輸出:15.4

支援音效:Dolby Atmos、DTS:X、DTS:X Pro、IMAX Enhanced、Auro-3D、MPEG-H、360 Reality Audio 等

HDMI 連接:7 入 3 出(支援 eARC、8K、Dolby Vision 等)

聲道連接:17.4(RCA Audio、XLR)

無線連接:藍牙、Wi-Fi(HEOS 音樂串流、AirPlay 2、Spotify Connect、Roon Tested 等)

體積:17.4 × 19.8 × 9.9cm(連天線)

重量:16.8kg

售價:$55,000

AMP 10

放大聲道:16

功率輸出:200W(8Ω、1kHz、0.05% 2Ch Drive)

輸入端子:RCA Audio × 16、XLR × 16

體積:17.4 × 19.2 × 7.4cm

重量:19.8kg

售價:$55,000

查詢:Sound United(3900 0120)

按此了解更多 SPILL 影音科技資訊

同埋 Follow 我哋社交平台:

Facebook:@spillhk

Instagram:@spillhk

YouTube:@spillhk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