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新聞

竹篙灣檢疫中心完成歷史任務 抗疫醫護分享工作點滴

on.cc 東網

更新於 2023年03月13日03:08 • 發布於 2023年03月12日23:00 • on.cc 東網
郭超能(左起)、黎靖匡及梁燕儀分享在竹篙灣工作點滴。(李志湧攝)
郭超能(左起)、黎靖匡及梁燕儀分享在竹篙灣工作點滴。(李志湧攝)
竹篙灣檢疫中心完成歷史任務正式關閉。
竹篙灣檢疫中心完成歷史任務正式關閉。

本港新冠疫情肆虐期間,社區隔離設施竹篙灣檢疫中心2020年7月投入服務,隨着疫情緩和及取消所有防疫措施,該中心至上月底亦完成抗疫歷史任務,正式關閉,期間合共逾27萬人次使用。在該處服務有着抗疫任務的醫生近日分享工作點滴,由最初面對陌生環境感不適應及有所猶豫,至後來見證設施運作愈來愈暢順,面對隔離設施「關閉」更有不捨之情。

醫院管理局社區隔離設施主管醫生黎靖匡在公立醫院服務多年,他分享指,曾猶豫是否跳出現時的「舒適圈」到竹篙灣工作,加上與醫院環境完全不同,最初曾感不適應,當時亦對新冠疫情一知半解,感到很大心理壓力,他更透露,早期曾有部分同事因壓力過大等問題而退出。

提到該處曾被人叫「糟糕灣」,黎靖匡笑言,第5波疫情高峰期時,面對大量確診者確實有很大挑戰,無法即時接收他們,流程上有不足,「病人遲了入隔離營,引起他們不安」,其後質素才逐步改善,市民批評聲音漸減,對該處印象亦有所改觀。他又稱,即使港府在今年一月底撤銷確診者隔離令後,仍然有確診市民因擔心傳染家人及希望有新冠藥物治療而「自願入隔離營」。

黎靖匡指中心關閉意味着本港疫情「告一段落」,但在該處服務近3年亦有感觸。他認為,是次經驗有助社會更懂得應對傳染病,尤其體會到遙距醫療的好處,他指,竹篙灣有約9.4萬人次使用遙距診症服務,他們會安排輕症患者接受該服務,即使有限人手亦可支援大量病人,減輕入院壓力,形容「好幫到手」。他亦有信心指,若日後再遇傳染病,竹篙灣中心在48小時內便可重新啟用。於竹篙灣高峰時,有20名醫生、80名護士及40名文職人員在該處服務,「有醫護名單,有事都可以再找他們回來」。

竹篙灣社區隔離設施醫療站負責醫生梁燕儀本身是急症科醫生,她同樣由設施剛啟用時已在該處服務。她分享,當初決定加入竹篙灣時,其9歲兒子亦有擔心,而每當她回家,便會立即洗澡及用漂白水拖地,當時她亦盡量與家人少接觸,避免與他們共同用膳,「當時一心只是想要捱落去」,慶幸最終可完成使命。

竹篙灣社區隔離設施醫療站護士郭超能亦分享,曾遇一名約50歲女士,入住設施後情緒不穩,時常在哭或愁眉不展,在精神科護士關心下,發現她因感到失去人生自由,及無帶手機而與家人失聯感憂心。他們其後協助患者與家人聯絡,其情緒才得以好轉。

東網網站 : https://on.cc/東網Facebook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onccnews/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1

  • @realRyotaNakanishi🗽
    糟糕港的糟糕灣 🤣 國際糟糕中心 🤣🤣🤣 疫情😷真的結束了嗎?
    2023年03月13日00:58
顯示全部